第七章 練兵與辟財源事(2 / 2)

加入書籤

朱由校因此笑問說:「據朕所知,愛卿早已上疏給皇祖父言明防範建虜之事以及需用西洋之法練我大明新兵之事,而皇祖父因此讓你在通州練兵,不知愛卿在通州練兵情況如何?」

徐光啟倒是沒想到眼前的少年天子會知道自己為朝廷練兵的事,內心十分欣慰與驚喜,但他欣喜之餘也不由得眸中閃過一絲無奈之色,道:「陛下容稟,因兵部言遼事日緊,國庫財力不濟,所以此事已經近乎廢弛,隻給臣少量器械而已,也因此臣不得不滯留京師,向兵部力爭此事。」

朱由校聽後抿了抿嘴:「兵還是要練的,愛卿所言「極求真材以備用」與「極造實用器械以備中外守戰」,皆乃時下要務,不能耽誤,朕也了解過時下為禍遼地的建虜,這些建虜女真頗為善戰,甚至自古就有滿萬不可敵一言,我大明要想剿滅建虜,就得練就強兵強軍,如今遼地邊軍雖有強悍者但不過是軍鎮家丁,是武將私兵,忠心難保,甚至不乏有養寇自重之嫌,所以我大明得有真正為朝廷而戰的強軍,得有屬於朕的真正強軍!」

「陛下聖明!京營已廢且多老弱,南兵雖強卻因當年那場變故損失不少【注1】,現在朝廷倒也必須有新軍,但如今朝廷內政廢弛,國困民窮,一遼餉尚且使天下難以為繼,若再練兵,實在是難上加難,以臣所見,當先整飭內政,縮減開支,充盈國庫。」

孫承宗則在這時候也說了起來。

朱由校微微一笑,他知道孫承宗還有一個沒說,如今大明不但因為遼地建虜作亂而導致軍費激增,還因為萬歷和泰昌兩位皇帝相繼駕崩而需要花不少的錢,尤其是泰昌皇帝,因為掛得太早,沒有來得及給自己提前修陵墓,還得現修陵墓。

所以,大明現在得節省開支充盈國庫也的確是有必要的。

但按照原有歷史的發展,大明就隻有二十餘年國運,所以,在朱由校看來,大明不能等攢夠錢了再去練兵,得一邊攢錢一邊練兵,不然沒兵在手,想充盈國庫也很難的,畢竟如今帝國大部分財富是集中在權貴士紳手裡的,而不是老百姓手裡,要從這些人手裡要錢隻能硬搶,而要硬搶沒自己的兵是不行的。

任何朝代的權貴士紳都不會因為國家內憂外患而主動把錢糧主動捐出大部分的。

崇禎朝要大臣們捐餉助軍結果內閣首輔隻拿出五百兩銀子而被有兵的李自成一勒索就勒索出十多萬兩銀子就是鮮明的例子。

當然,即便不在國內殺富濟貧,抑製熵增,要通過對外掠奪抵消內卷,那也得強兵在手才行,不然怎麼能去殖民外國,從西洋番手裡搶食吃。

所以,練兵是不能拖的。

「雖說華夏江山乃朕一人之天下,然華夏非朕一人之華夏,自古王朝無有不衰亡者,我大明即便要覆亡也不能覆亡在我們手裡,更不能被胡虜滅之,這樣不隻是對皇家對整個天下漢人都不是好事,天下漢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因為胡虜之侵而為兩腳羊為四等人!

士族也好,庶民也罷,凡為漢人者,都得避免這一危機再次出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眾卿皆是肉食者,而朕又是天子,這練兵是急務,不能拖延!」

朱由校下了自己的定論,且看向徐光啟:「甚至練兵也不必在通州練兵了,就在朕的南苑練兵,練朕的皇家近衛軍,以替京營羸弱之師,到時候一旦天下有警,就將朕的近衛軍拉上去滅虜剿賊,定我大明河山、衛我漢家子民!」

徐光啟聽朱由校如此說不由得挺直了月匈膛,兩眼炯炯有神,他倒是沒想到眼前的少年天子如此有大誌有主見,月匈中一股熱血沸騰了起來:「陛下聖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臣等,陛下此言,令臣振聾發聵!」

而接著,朱由校看向孫承宗:「不過,愛卿說的有理,朝廷現在的確缺錢,但不能因為沒錢就不辦事,朕先支內帑練兵,但是皇家的餘糧也不多,還是得想辦法增加國庫收入,但現在戶部光是為支出遼餉以及修陵等開銷所需銀就忙得焦頭爛額,自然無暇顧及增收一事,而神廟時以內監征天下礦稅開辟財源,多有大臣上疏諫阻,言內監貪酷害民,那朕就讓愛卿你來想辦法開辟財源,給徐卿家練兵之費,愛卿乃文臣,又是朕的老師,忠君愛民,想必愛卿為大明開辟財源,不會招天下人非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獲得永恆不死體 我真不想簽到了 快穿夜深請入眠 貝姐有毒 棄少歸來林君河楚默心 開局簽到聖人果位 從玉藻前開始東京除妖 凰者歸來逆天全係靈師 深夜小書屋 開局簽到至尊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