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明不缺做官的人(2 / 2)

加入書籤

「至於管理軍械製造總局的工部侍郎則就由畢懋康接任,朕聞此人善治火器,讓他即刻上任。」

「另外,傳諭內閣擬旨,為鼓勵天下工匠多製利器,以克虜兵,故著即廢黜匠籍,永久廢除班匠銀之征,天啟元年後的班匠銀不再征收。」

「再擬旨,命工部設專利司,以後天下子民不分貴賤所得新技藝皆可申請朝廷專利司予以專利保護,凡用此新技藝者,無論官營與私營均需支付其專利之費!」

「再擬一旨,著設大明工程院和大明科學院兩衙門,正堂官定為正卿,為正三品,大明工程院選天下最卓越之匠人為院士,列正五品,大明科學院選天下於國於民有利之學究為院士,也列為正五品,但待遇皆為正二品待遇!」

朱由校說著又道:「兩院正卿暫時還由徐愛卿兼任!」

「臣遵旨!」

徐光啟回了一句。

而接著,朱由校又對隨扈的陳新吩咐道:「斑鳩銃,你立即安排人去南洋采買,最好是把會做此銃的工匠也請來,隻要肯來朕會封賞院士官職。」

「臣遵旨!」

陳新也回了一句。

接下來。

朱由校自己也操作了一會兒斑鳩銃以及其他火銃,最後還把陳新贈給他的斑鳩銃帶了回去。

雖然現在內廷已經被大清洗,但身邊多把火銃自然是更有安全感一些。

……

不過,等朱由校剛回乾清宮不久,方從哲和韓爌兩內閣大臣就急著求見。

朱由校隻好打消去看看手工紡紗機的製作進程,見了方從哲。

而方從哲和韓爌一見到朱由校,方從哲就忙道:「陛下,大事不好,六部、都察院、六科、鴻臚寺、太常寺、太仆寺、國子監、翰林院等皆有大量官員上疏辭官,合計有上百人,連吏部天官周公、禮部少宗伯孫公都上疏辭官,臣等不敢批準,還請陛下聖裁!」

韓爌也跟著說道:「陛下,神廟因病許久不能視朝,致使天下缺官嚴重,而先帝即位也不過一月,補官也沒來得及補齊多少,部分地方已經無官管理許久,亂象叢生,如今如此多京官再一離職,恐朝廷大亂呀!」

朱由校看了韓爌一眼,他自然明白這肯定是東林黨的一幫文官因為對自己處決高攀龍、繆昌期、周延儒等東林黨官員不滿而集體辭官,想以此來威脅自己。

但朱由校並不在乎,因為據他所知,這天下就不缺想做官的人。

比如,歷史上有一個王朝,因要求隻有閹人才可以做官,即便如此,都還有很多文士寧肯揮刀自宮也要搶著去朝廷做官,何況在大明還沒有這種要求,而且大明還有更多的文士。

所以,朱由校隻冷笑著問:「皇明養士兩百餘年,這天下還缺做官的?」

然後,朱由校吩咐道:「批準他們辭官!但在明知朝廷現在運轉困難、諸多政務堆積荒廢而使社稷難安,卻突然要辭官,而不是等明年改元大事皆定後再辭官,可見是置朝廷社稷於不顧,尤其是這些堂官,其公忠體國之心何在?在票擬時務必予以申飭,並在批準時票擬出以下幾條旨意:

第一、此次辭官者,一律革職為庶民,不享受恩榮致仕待遇,不得馳驛歸鄉!既然不體諒朝廷,那也別怪朝廷不體諒他們;

第二、子孫三代不準科考,恩蔭全部取締!如此不忠於國,其家教也必然不行,其後人也必無忠孝觀念,潛心習學聖人三代之學後再為國效力;

第三、著都察院會同六科組成特別京察組,對這次辭官京官進行臨時的特別京察,調查履職期間有無未荒廢而未決的政務,視其對朝廷的損失程度定罪擬罰,造成虧空的抄家也好借款也罷,都得補足虧空!有貪汙的,由三法司定罪!以免牽累繼任者,調查清楚前不得離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獲得永恆不死體 我真不想簽到了 快穿夜深請入眠 貝姐有毒 棄少歸來林君河楚默心 開局簽到聖人果位 從玉藻前開始東京除妖 凰者歸來逆天全係靈師 深夜小書屋 開局簽到至尊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