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陛下英明啊!(1 / 2)

加入書籤

朱由校是在孔聞謤等在京師天津一帶被處決後不久就立即下旨讓衍聖公孔貞寧對朝廷忠誠度進行表態的。

而衍聖公孔貞寧也在朱由校的聖旨到達山東後前一刻通過私人渠道得知了孔聞謤被東廠處決的事,然後就收到了朱由校的聖旨。

所以,孔貞寧現在即便按照聖旨立即寫了奏本,也還得有段時間才能遞送到京。

也因此,皇帝朱由校和方從哲這些皇帝的親信大臣們,此時還不知道孔貞寧的傲慢態度。

朱由校現在不得不把心思放在軍務上。

畢竟現在大明要同時麵對兩場兵事。

不僅僅是還未徹底解決的遼東戰事,還有剛剛出現的西南戰事。

為此,朱由校特地將他身邊擅長軍事謀劃的文武官員都叫到政事堂,參與軍機。

「奢崇明的叛亂,雖然讓大明接下來不得不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但也不必太過焦慮,這隻是說明舊的土司羈縻製度已經不合時宜而已,在將來有必要進行改土歸流,不然,這些擁有地方實權的土司一有機會就依舊會挑動底層夷民造反。」

「而這些有實權的土司造反後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勢,因為首先他們的教化程度本就不及漢人,在戰爭上的表現就是紀律差,對底層的漢夷百姓都是以燒殺劫掠為主,其次沒有強大的糧草保障能力,隻要戰事一受挫,就容易陷入困局,所以,朕相信袁可立完全能夠平定這次叛亂,西南的這些土司成不了大氣候。」

朱由校首先對這次的奢崇明叛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然後,朱由校就繼續說道:「不過,我們雖然在大勢上清楚這些西南土司成不了大氣候,但也不能不重視,因為這關係到朝廷需要花多少民力財力物力去平定這次叛亂,朝廷需要有個總的謀劃,需要知道如何趁著這次西南平叛的機會讓朝廷更有利,讓西南在將來更太平。」

「陛下說的是,縱觀歷朝西南番亂,皆未有不平定者,然皆弊在於耗損錢糧無數,蓋因西南用兵有三難:

一、民族成分復雜,西南地區,漢夷雜居,因為風俗不同,故而矛盾常有,甚至夷民中也有生番、熟番之別,熟番易受朝廷管束,然生番易受土官挑撥,彼此也有矛盾;

二、地勢復雜,多易守難攻地,大軍進攻難以速達,而小股兵馬急進又易遭伏,且交通不便,所以,糧草運輸困難,許多道路,連騾馬都不能用,隻能用人馱運;

三、氣候不定,雨水頻繁,多瘴氣時疫,通常西南用兵,死於沙場拚殺者少,死於疫病者多;

以臣之見,朝廷要想在西南一勞永逸,得先安其民,對為惡之番官以狠,對底層百姓,不分漢夷,一律以招撫為主,分化其勢,進而可孤立叛亂者;

其次,要想節省錢糧,一開始得花足錢糧,使將士用命,一鼓作氣地剿滅叛軍,從而避免叛軍做大且四處流竄,最後不可催促帶兵督撫,因為西南用兵需等天氣適宜時果斷出擊,而若朝廷為求速達,不顧實際情況,一位催促帶兵督撫進兵,容易適得其反。」

總督過四川、貴州、湖廣軍務,且參與過平定番亂的王象乾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朱由校對此表示了肯定。

而接下來,朱由校又讓參與過播州之亂的陳策等老將發表看法。

陳策本以為自己這些老將在京師隻是教教後生輩帶兵,但他沒想到皇帝陛下還讓他們這些老將參與軍機,這讓他心情很激動,畢竟作為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將,誰不想在軍務上說道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獲得永恆不死體 我真不想簽到了 快穿夜深請入眠 貝姐有毒 棄少歸來林君河楚默心 開局簽到聖人果位 從玉藻前開始東京除妖 凰者歸來逆天全係靈師 深夜小書屋 開局簽到至尊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