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再造家國(二十四)(1 / 2)

加入書籤

軍官們一出現,大議事堂瞬間安靜下來。

來自各郡的自由人或是麵露敬意坐直身體、或是像被霜打過的知了縮起肩膀,總之都閉上了嘴,默默看著軍官們從大門魚貫而入。

進入大議事堂的軍官們卻沒有走向給他們預留的座位,而是分立在通道兩側,列成兩堵人牆。

先是青色綬帶的低階軍官。

然後是藍色綬帶的中階軍官。

最後,令許多自由人不自覺心頭一緊的麵孔——蓋薩·阿多尼斯、斯庫爾·梅克倫、馬加什·科爾文以及與站在上述幾位校官身旁顯得過於年輕的溫特斯·蒙塔涅也走進大議事堂,來到穹頂天窗的正下方,在人牆的終點肅立。

有的自由人還在好奇,好奇軍官們為什麼不落座。

眼尖的人已經看到,看到大門外有儀仗隊正在護送什麼東西進來。

忽地,低沉的鼓點在市政廣場響起,傳入大議事堂,緊接著是蒼涼的號角與悠長的笛鳴。

鼓聲、號聲和笛聲交織出一曲哀歌,回盪於每一個人耳畔。

在全體「自由人」的注視下,威武的儀仗隊手持一麵麵煙熏血染的軍旗,步入大議事堂。

幾乎沒有一麵軍旗是完好無損的,不少軍旗都已經殘破不堪,遍布著戰火的痕跡。

吉拉德心中明悟——這是向犧牲者致哀的儀式。

他站起身,將右手放在左月匈行禮。

同一時間,其他郡的扇區裡也有人起身致意。

很快,不論是自願還是氣氛所迫,所有「自由人」都陸續站了起來。

儀仗隊一直行進到大議事堂正中央的演說場,駐步在演說場的邊緣,麵對著階梯座椅上的「自由人」們,執旗肅立。

下一秒,震耳欲聾的雷鳴聲在大議事堂外炸響。

然後是第二聲……

第三聲……

四門青銅重炮以半分鍾為間隔,輪流發出怒吼。

不遠處,熱沃丹大教堂的大鍾也隨之敲響。

吉拉德聽著炮聲和鍾聲,凝視著演說場上的軍旗,觸景生情,想起了年輕時的夥伴們。他還記得那些歡笑與血淚,卻回憶不起他們的樣子,隻剩下一張張模糊的麵孔。

他看向身旁的同伴,頗有些驚訝地發現,一直笑嗬嗬的「胖子」南多爾正在悄悄抹眼角。

南多爾似乎也察覺到有人在看自己,抬頭看向老杜薩克。

兩人目光相交,都從彼此身上尋找到了一絲慰藉。

禮炮鳴放了十二次,鍾聲也響起十二次。

十二次齊鳴之後,默哀儀式結束,儀仗隊退旗,軍官們秩序井然地進入預留的扇區,各郡的自由人也重新坐了下來。

有細心的自由人——譬如黑水鎮的理查——觀察發現,軍官們好像都知道自己該坐在哪裡,按等級高級,距離中央演說場由遠及近落座。

而且軍官們座位似乎也是正好的,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與各郡自由人要麼擠得沒地方坐、要麼寬裕到可以躺下的境況,形成鮮明對比。

如此以來,一些本就對「軍人集團」缺乏信任的自由人更加確信——「籌備會議」是故意這般安排座位,為的就是給全體自由人一記下馬威,讓後者明白誰才是新墾地真正的主人。

誠實地說,這種想法並不完全是錯的,但也隻對了一半。

座位不夠用的根本原因,還是會場的容量不夠。

召開自由人大會的「大議事堂」,全名是「楓石城大議事堂」。

換而言之,它是楓石城市政府的附屬建築,而不是新墾地行省政府的附屬建築。

大議事堂的設計指標,是容納楓石城的全體市政代表,從沒想過有一天要裝進新墾地的所有自由人。

在新墾地軍團統治的三十年間,估計也從來沒有人想過,有一天全新墾地的自由人會被召集在一起開會——雖然理論上,「全體自由人大會」才是新墾地的最高權力的所有者。

若不是楓石城大議事堂在建造時,設置了旁聽席並留出了一些冗餘空間,那麼恐怕在場所有人都要「前月匈貼後背」,才能勉強被塞進大議事堂裡。

事實上,找遍楓石城,隻有一處建築可以輕鬆容納如此多的成年人。

那就是楓石城大教堂。

但是溫特斯堅決反對在楓石城大教堂舉辦大會。

雖然楓石城教區如今對於溫特斯幾乎是有求必應,甚至主動提出要把大教堂借給「籌備會議」。

然而正是這種近似於諂媚的配合與討好,反而令溫特斯心生警惕。

更何況,若是在公教會的主教座堂舉行重大政治會議,必將強化公教會在新墾地的權威。

於是乎,楓石城大教堂在溫特斯·蒙塔涅的強烈反對之下,遺憾出局。

那麼,可選的室內場地就隻剩下楓石城大議事堂。

至於大議事堂容量不夠的問題,溫特斯倒是提出不少解決方案,譬如拆除靠椅、增設坐席……

但是這次輪到蓋薩·阿多尼斯出來唱反調。

蓋薩上校的反對理由有三:

一是時間緊迫,大會越早召開越好,改造坐席來不及;

二是自由人大會也就開一次,為了開會大動乾戈,開完會還要再改回去,浪費公帑;

三是蓋薩上校也不甚在意「自由人」們的膝關節健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木葉之體內一隻哥斯拉 反派郡主逆襲記 燦若星河不及你2 誰的空間 別惹那隻藍梅妖 女將華裳 竹外梅橫一兩枝 我家夫君是個病秧子 聽說這裡有怪談 某美漫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