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薄雪軺車入平陽(一)(1 / 2)

加入書籤

「高太保果真雄壯威武,英雄豪邁,不愧是我們河北燕趙一等一的英傑!」

離開絳州城都兩日了,戴承恩和夏進忠對高行周還是贊不絕口。人家光是憑借賣相,就收獲了兩枚鐵粉。人長得帥,就是這麼魅力十足,這叫人上哪說理去!?

不過高行周謙虛禮下,以世交身份接待曾葆華,詳細詢問曾德威公的情況,話語間對曾德威公的恩情念念不忘。這也是大家對他頗多好感的原因之一。

「嗬嗬,這位高太保,還有那日押解內侍中官出城的內園栽接使李叢義,以及樞相安重誨等,都是官家微末時的舊部好友,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啊!華哥兒,不得不說,你小子果真是運氣啊!不僅認識一堆的河北文臣,還機緣巧合地拜到王指揮使門下,然後結識了這麼些軍將。」

郭延義的義父郭崇韜,是先帝股肱之臣,軍中宿將,他充任親從牙將,常隨在身邊,對朝中軍中的一些掌故非常了解。

「老郭,這不是我運氣好,是我家父這數十年功德所積。如果他老人這十幾年不披堅持銳,保境安民,那些鄉梓名士願意折節結識家父嗎?如果當年不是他秉承善心,扶弱救孤,高太保能感念他的恩情嗎?」

聽了曾葆華的話,郭延義默然無語。是啊,自前秦到先唐,沒有哪一朝是一闕而就。都是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

世家世家,就是這麼一代代傳下來,最後厚積薄發。曾家或許並不聞名於天下,家世也不夠久。但是從曾十三的父親,曾德威公起,在劉氏父子門下為將,戰功顯赫,聲震幽州。又拜名滿天下的老神仙海蟾子為師。後來又在燕山結營自保,成了萬家生佛。沒有這些名望,徐馮這些名士肯折節結交?沒有那些恩情,高行周會念念不忘?

看到郭延義臉上的神情,曾葆華也是身同感受。上一世看穿越歷史文,看那些主角一穿過來,啪啪啪,應者如雲,大殺四方,覺得很過癮。輪到自己,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在當今這種通信困難,訊息傳播非常緩慢的年代,名望和人脈的積累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你一穿過來就王八附體,眾人拜服。可能嗎?並不是人人都是劉季和朱重八這樣的天選之子。

就算是這兩人,人家也是加持的。劉季要是沒個能夠供他胡吃海喝,不務正業到四十歲的親爹,他能熬到秦始皇身死,天下大亂嗎?馬皇後的養父不是郭子興,朱重八能有打天下的基本盤?

這時,燕小乙回來了,正好聽到了談話,忍不住嘆然道:「是啊,山寨數千口,願意毀家舉遷,跟隨德威公出生入死,哪一位不是感念他的高義大恩?」

郭延義長嘆一聲道:「此前某跟隨義父身旁,以為識盡天下英豪。卻不想在燕趙之地還有德威公這般英傑,沒能拜識,深為遺憾啊!」

「哈哈,等這差事完結,回到洛陽,徐叔和公亮也能回來了。請他們出麵斡旋,定下這招安之事,家父就能堂堂正正下山了。到時候老郭你自然能見到他老人家了。」

「甚好!那時某的大仇也得報,又能拜會德威公這樣的英傑,無憾了!」

這一千六百多人北上晉陽的路線是出洛陽後向西走,六天後到達濟民渡,花了一天時間渡過黃河。然後沿著垣曲、絳縣到達絳州城。在城外歇息了一日,再沿著汾水北上,經過晉州的建雄軍、汾州到達北都晉陽。

這一路上千裡,十分的辛苦。不過這份辛苦是對於那些普通小黃門。他們跟在馬車兩邊,衣衫不整,滿臉塵土,各個都萎靡不振。從洛陽到這裡,再到晉陽,全靠他們的那雙腳板。

「這些閹人,還學起行軍布陣,真把自己當回事了。」郭延義撇著嘴不屑地說道。

前麵的隊伍,有兩撥力士在換班。這些力士是內侍黃門選雄壯有力者,配刀槍弓箭和戰馬,有一百五六十人,多半出自飛龍廄。這些日子,按照兵法軍製,分前鋒,左右巡弋,殿後押陣,有模有樣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請快進到結婚!謝謝! 不想種田的法師不是好領主 全球島主 星球大戰之第四天災 我在港漫做大佬 簽到大佬的低調生活 從亡國公主到第一高手 逍遙自在的暢遊影視世界 望蘭陵 從異界開始當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