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烈山聲作海濤翻(一)(1 / 2)

加入書籤

曾葆華新的官職是河中節度使軍巡虞候,胡簶騎都都頭,司兵參軍事也由孟州改為蒲州。

他打聽過,李從珂跟朝中宿將一樣,也有自己的直屬軍隊,分匡衛、雄威和胡簶騎三都,合計三千餘人。而胡簶騎都人數最少,不過五百騎,是李從珂收編了原幽州劉氏父子的胡簶騎從殘部而成,都是些南逃幽州的奚、契丹和吐穀渾人。

曾葆華在心裡琢磨了一下,發現李從珂在收買自己這塊,還是花費了一番心思。

把自己親軍之一胡簶騎都交給自己統領,不正體現了他的器重嗎?但是胡簶騎都相比跟著他十幾年,出生入死的匡衛、雄威兩都,不僅人少,在信任程度上也是遠遠不及。

真是太精了。所以說但凡能在這亂世出頭的人,都不是傻子。

不過曾葆華已經相當滿意。首先,他的預定目標-招安已經初步實現。他現在已經是從八品官階,河中軍胡簶都都頭。雖然管的人不多,但已經屬於中級武官。

人生小目標,已經提前實現了一個。最關鍵的是抱住了一條金大腿。

李從珂不僅是官家的養子,更是有擁戴之功的重臣。聽姚念千金說,去年官家能夠及時撥亂反正,入繼大統,多虧了李從珂率領數萬精銳從河東南下,直入洛陽,定鼎大局。

所以說,李從珂這樣的人物,在沒有找到郭威、郭榮之前,就是一條萬中無一的金大腿,值得費盡全力去抱緊了。

李從珂赴任河中節度使不過幾月。這次出蒲州城巡視地方,就是看看自己地盤的底子。他先沿著臨晉、榮河一線巡查河防。在榮河得知了皇覺寺之變,連忙帶兵北上龍門、萬泉一線,靜觀其變。

現在大事已定,巡察的行程繼續。

李從珂從龍門啟程,去看了萬泉和猗氏的馬場,這是河中鎮軍戰馬重要的來源之一。然後南下安邑、解州,去那裡看了看河中府最大的財源-鹽池。

一路上,李從珂時常召曾葆華到跟前對問。

幾天交談下來,李從珂發現曾葆華不僅勇武知兵,也讀了不少史書和兵書,對行軍打仗、謀略策劃上有著自己的見解,更覺得他是人才。

李從珂手下多武將,文官書吏不多,能幫著出謀劃策更是少之又少。以前上麵有官家做庇護,他隻管聽命令往前沖就行了。現在官家坐了龍庭,情況有了微妙的變化。李從珂知道,需要早做一些準備,至少身邊要有幾個聰明人幫著出出主意,免得在朝堂爭鬥中吃了虧都不知道。

而曾葆華出入謹慎,訥言敏行,不言則已,一言必中要害。這讓李從珂更加喜歡,到了解州時,已經擢升曾葆華兼領帳門虞候,侍衛隊負責人之一,開始向心腹進步。

李從珂這番舉動非常符合這個年代武將耿直的脾性。隻要他賞識你有才,並獲得了他的信任,一日三遷不是夢想。

曾葆華被升任帳門虞候,還是因為他在李從珂麾下沒有立下軍功。姑射山那番事跡,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公開宣揚,隻能在各鎮州軍中流傳,不能成為升官的資歷。

而且這番事跡隻能說明你能打,不代表你立下了軍功。在武夫眼裡,你拳頭刀槍厲害,說明你牛比,但是你要想爬到我頭上去,必須舍出命去立下軍功再說。比武打鬥可能做得了假,生死搏殺出來的軍功卻做不得假。

這一天,大軍在虞鄉以西安寧鎮駐紮。曾葆華跟郭延義、燕小乙、楊崇義、吳寶象和述律奇、莫支離在帳中議事。

郭延義現在是胡簶都副都頭。

他從軍經驗豐富,這段時間為曾葆華鎮撫這支弓騎兵出力不小。楊崇義、吳寶象等人的傷也好得七七八八,與燕小乙一起充任胡簶都十將、副將、節級等低級軍官。楊井水則成了曾葆華的隨從書吏。

述律奇、莫支離是胡簶都老人,自稱是契丹和奚人貴族。不過你聽著樂嗬一下就好了,南逃幽州的契丹和奚人,十有**是馬奴等活不下去的賤卑之人。不過這兩位威望甚高,是胡簶都的定海神針。

兩人三十歲出頭,神情復雜地看著曾葆華。眼神裡有敬畏,也有些許不信。

敬畏是曾葆華獨自一人跟六位皮室軍虎熊勇士和一位達翰昆沁搏殺,還弄死了其中三個。深知這些人厲害的他們,從心底對曾葆華無比地敬畏。

但還是有些許不信。這個新上司,才不過十七八歲,胡子都沒有長齊,怎麼能反殺了三位讓契丹、奚人聞風喪膽的皮室軍勇士和達翰昆沁?隻是那幾顆與眾不同的首級從絳州傳檄到了河中,又不由得他們不信。

察覺到兩人眼神的曾葆華,神情十分鎮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請快進到結婚!謝謝! 不想種田的法師不是好領主 全球島主 星球大戰之第四天災 我在港漫做大佬 簽到大佬的低調生活 從亡國公主到第一高手 逍遙自在的暢遊影視世界 望蘭陵 從異界開始當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