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渭水岐山不出兵(四)(2 / 2)

加入書籤

「而今賢侄迷途知返,知道發奮讀書,這是大好事。且思善兄在書信裡提到,你天資聰慧,能過目不忘。想必來年定能高中進士,以慰慕賢公和思善兄之願,光耀門庭。」

「範世叔過獎了。小侄雖然讀了些書,但是世事不通,實務不明,家父才托好友,將我以孝廉發到地方效用,先歷練兩三年,再回京科考。」

「思善兄良苦用心,我等也是知道的。這關中雖然貧瘠苦寒了些,但十數年未經戰事,還算太平。好好轉歷幾處,這見識就出來了。再進京考個進士,自能飛黃騰達,平步青雲。」

「多謝範世叔和諸位叔伯的提攜,大恩大德惟珍銘記在心。」高個男子起身拱手深鞠一躬道,慌得範參軍連連擺手,「使不得!」

「世叔,此次侄兒來西京待選,還請世叔指點一二。」重新落座後,高個男子轉到正題。

「這是應該的。隻是這次選任,有些麻煩。」範參軍撫須沉吟道。

「世叔,其中有些變故嗎?」高個男子不動聲色地問道。

「原本商州洛南縣缺個縣尉,我想讓賢侄去那裡任職一兩年,再找機會運作到關中某州衙去。但是前些日子李節帥下了鈞令,但凡指到西京選任的官吏,先去延州拜會曾防禦使,他選過之後再指派差遣。」

高個男子有些不明白,遲疑地問道:「小侄在洛陽聽聞,李節帥與曾防禦使出鎮關中,一半是為了招討暗通契丹的定難軍,難道此事進行得不順利?」

「不順利。曾防禦使在延州屯兵三月,每日隻是叫部屬練兵,自己卻到處閒逛。不是在荒野打獵,就是去鄉縣遊玩。這邊卻發文書來要兵要人要糧。李節帥極是信任他,就下了這道鈞令,人先緊著延州用。」

看到高個男子在那裡默不作聲,範參軍以為他心中煩悶,長嘆了一口氣道:「既然賢侄被指到關中西京,就不好再退回去了。隻是而今西京,李節帥便宜行事,權柄盡在其手。賢侄隻能先去一趟延州,看看再說吧。」

「惟珍聽憑世叔安排。」高個男子覺得無所謂,去延州就去延州,如果能留下參入到招討定難軍兵事中,他反倒更樂意。

「賢侄不要著急,聽我再說幾句。」範參軍擺擺手道,「你知道延州防禦使曾郎君嗎?」

「小侄在洛陽聽說過他的事跡,是位少年英雄。且父子皆願為國靖邊,一門忠烈。」

「我曾在幽州城做過從事,與曾郎君的父親德威公共事過。此人極有膽略,善騎射,驍勇無比。光化六年從軍南征宣武(朱溫)魏博(羅紹威)聯軍,在漳水畔連斬六將七虞侯。追至冀州城,德威公披堅持銳,第一個攀上城堡,奪旗斬將十六人,活捉魏博鎮悍將羅獨眼,一時威震河北。」

「隻是劉仁恭屠了貝州城,德威公大怒,在中帳與劉仁恭對質,幾將被斬。幸得眾人作保,這才撿得一命,斥回幽州城。後來被遠貶平州,又大敗契丹軍。過幾年,我離開了幽州,聽聞他在燕山結營自保。河北諸人,沒有不對其豎大拇指的。」

提起曾德威的英雄事跡,範參軍不由臉色潮紅,想來心中激奮難平。

「可惜德威公命運多舛,燕山營被符尚書令擊破,最後隻能落草太行山。真是可惜可嘆。幸好虎父無犬子,曾郎君驍勇不輸德威公,用性命博得功名,換來了招安。隻是這中原朝堂,難有德威公容身之地,他隻得自請出鎮天德軍,恢復豐勝兩州。」

「世叔,這個小侄知道。在洛陽時,聽到天德軍有急報,說德威公率兩萬眾,安然抵達豐州,已在故城安紮,正修葺城池,屯田營生。」高個男子說道。

「大家都知道,那是一處險境死地,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範參軍搖搖頭道。

高個男子不做聲了。

誰都知道,豐州城和天德軍就是前幾年被契丹騎兵摧毀的。既然能滅一次,也能滅兩次三次,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德威公仁義忠武無雙,但曾郎君少年得誌,脾性有些怪異,說好了隻是桀驁不順,往壞裡說,卻是暴戾恣睢,剛戾自用。賢侄一定要當心,千萬不可激怒他。」

「謝過世叔!小侄記住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請快進到結婚!謝謝! 不想種田的法師不是好領主 全球島主 星球大戰之第四天災 我在港漫做大佬 簽到大佬的低調生活 從亡國公主到第一高手 逍遙自在的暢遊影視世界 望蘭陵 從異界開始當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