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征途(大結局)(1 / 2)

加入書籤

永歷二年二月初二,平定遼東的靖北軍終於回師。

三月初一,大朝會,內閣首輔劉理順、次輔張四知、北直隸總督張邵謙、中原剿總總督王忠以及在南都返回敘職的湖廣剿總總督楊彪和趙國公黃文昌等朝廷重臣請奏燕王之功,並認為皇明氣數已盡,永歷皇帝當效彷唐虞舊事,禪位於燕王。

「黃初欲效唐虞事……!」

「黃初欲效唐虞事……!」

福王朱常洵雖不情願, 可事已至此,他這個無兵無權的空頭輔政王又能如何,當場跌跌撞撞地跑回了內宮。

在經過三請三讓這套程序後,李興之於永歷元年五月五日,受明永歷帝禪,即皇帝位, 改國號為華夏帝國,改年號為聖武元年, 立朱淑妮為皇後, 隻不過由於朱淑妮和孔懋貞所出皆是女孩,故太子懸而未決。

聖武元年五月初六,聖武皇帝頒布開國第一詔,命內閣首輔劉理順於神京西山修建忠烈祠,將自天啟朝以來,戰歿於遼東的忠臣良將牌位全部請進忠烈祠,至於洪承疇和吳三桂等漢奸國賊,全部鑄成跪像,陳列在忠烈祠前,以警示後世子孫。

聖武元年七月,忠烈祠落成之日,聖武皇帝即傳旨,將所有投奴之漢奸十族盡數被押解至忠烈祠前誅殺,並昭告天下,從即日起, 漢奸當無後。

聖武元年八月, 崇禎太子朱慈烺在登州出海試航,不想卻遭遇颶風, 船毀人亡。

聖武帝聞報後,悲痛不已,宣布罷朝三日,以祭奠朱慈烺,並遷永歷帝朱慈炯為明王,定於聖武元年就藩,又令史可法、錢謙益二人為明國國相,待水陸大軍整訓完畢,再行出征倭國事宜。

為了使明國能在倭國立足,李興之又下旨盡遷原明國宗室隨軍出征。

聖武二年三月,華夏帝國昭告天下,以倭國入寇朝鮮,斷絕朝貢的,德川幕府挾天皇以令大名,的名義宣布征伐德川幕府,以福建水師和長江水師,共計三千艘大小戰船, 陸師第六鎮、新六鎮, 獨立六至十鎮出征倭國。

聖武二年四月初五,朝廷大軍在薩摩藩登陸,德川幕府匆忙之間組織各地大名,在石見和越後兩地與靖北軍決戰。

然各地大名本就和鄭氏交好,又各懷首鼠兩端之心,但馬、左渡等十七家大名本就畏懼華夏帝國軍威,於陣前倒戈,幕府軍大敗。

聖武二年十一月,王師主力進駐京師,與倭國簽訂城下之盟。

條約規定:倭國國王去天皇尊號,改稱倭國國王,並將北海道劃分給明王建藩,此外倭國不可保留常備兵力,隻保留國王衛隊及扈從一千八百人,國家防務由華夏國駐軍負責,各地大名隻要尊奉倭國國王和華夏上國,即可享受和華夏正常貿易的待遇,並得到華夏皇帝的冊封,永鎮藩地。

能保留權利,又能享受貿易帶來的優厚利潤,倭國各地大名自然感恩戴德,他們本就尊崇強者,故對華夏是愈加崇拜。

為了穩定倭國,李興之又令尚可喜為倭國駐防大臣,統領本鎮駐守京都,水師第一鎮副將潘學忠為倭國海防大臣,領舟師五百,駐守東京灣,並規定駐倭大臣每三年移鎮一次。

尚可喜和潘學忠大喜過望,倭國的環境較之國內雖然有一定的差距,可倭國的女人卻比國內的要開放的多,再加上遍地的金銀,自己在這裡,可是太上皇的存在,別說駐防三年,就是駐防一輩子,他們也願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都市修真醫聖最新章節 鴻蒙之聖僵帝尊 全球神祇你離變強隻差個成就 金剛:開局反殺輪回者! 愛上女上司 大唐坑王 陸先生,愛妻請克製 鹹魚進化中 亂世謀凰 千億爹地寵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