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少年舉槍無雙將(1 / 2)

加入書籤

二十萬大軍分五路大軍,一舉平定大小叛軍四起。劉知幸第一個剿滅的不是別人,正是占據一郡之地的吳國公曾經的吳皇。這位老邁的帝王從雄主到階下囚,再到反叛。

這次劉知幸沒有給吳國公投降的機會,蕭銘給出的命令隻有一個,反叛者誰都可以接受降服,唯獨吳國公不許。第一戰東有五萬大軍,劉知幸名聲放在哪裡,蒙辛喬戰死在皇宮,吳國公想到的第一點便是死戰不退。位居大梁府邸,遠離故土。大軍出現在城下,不過三日吳國聚集起來一萬將士,盡數死絕。

劉知幸率領大軍,一個多月的時間周轉數州之地,廣袤的大梁江山到處都有著劉知幸的名聲。一杆銀槍不止是廟堂,江湖上流傳著無雙將紅纓槍。

玉璋郡五路大軍合並,周英叔在太平城淪陷之時果斷放棄駐守城池,直接揮軍向東南進發,一個月的時間周轉數地,近乎占據一州之地。手中三萬鐵甲頃刻間匯攏起十萬大軍,有著以一地而戰天下之舉。

在劉知幸平定各地叛亂的同時,周英叔加強築造工事。意外之中情理之中,攻伐周英叔的不是劉知幸而是汶州刺史張柏。張柏手下的五萬大軍,盡數折損在周英叔手下。這位馳騁沙場數十年的老將,與蒙辛喬不同,知進退,懂得失。想要繼續活下去唯有更大的權利,否則與李廷夜何異。徽州李家在李廷夜自殺之後,兵敗如山倒。

一個強盛百餘年的家族,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若當朝太後不是李家人,李家沒有李廷夜一夜之間會變成什麼樣。周英叔不同,父親周文離世,張兄周英祥更是自身難保,侄兒周恆逼死。周家不隻是後繼無人,甚至當世也無人。

反觀蒙家有著一直跟隨劉策攻打南楚的蒙嵌,蒙家除了參與反叛者盡數斬殺之後,大多數人還是得到了寬恕。玉璋郡辟近吳地,周英叔的手伸入初步安定的吳地。吳地到處都是起義軍,烽煙四起,沒有合格將領,在周英叔看來不過是一盤散沙。

張柏率領的汶州大軍,吃虧便在與北方軍隊適應不了南方氣候地貌。雖然次次取得勝利,傷亡之大甚至蓋過了平南大軍平定東吳損耗。一介書生畢竟不是沙場磨礪出的武將,更不是劉知幸文武雙全。

大梁國內在劉知幸大軍遊走一遭,隻剩下為數不多的山賊草寇還在苦苦支撐。不需要正規軍平叛,當地守軍已經足夠。蕭銘一道聖旨,劉知幸率領大軍來到玉璋郡。大軍東奔西走早已經疲憊不堪,劉知幸下馬看著狼狽不堪的張柏。

五萬大軍隻剩下不到三萬人眾,這還是不算當地軍士的傷亡。劉知幸走到張柏麵前,銀槍紮在鬆軟的大地上。兩人交情算不得多少,唯有一件事不需要多說,一個眼神了然在心。

劉知幸說道:「這裡交給我,我在給你五萬人馬繞過玉璋郡直抵吳地,勢必要斬斷周英叔的腳步。至於吳地的起義軍,相信父親哪裡已經有直覺,不需要我們考慮。隻是可惜了。」

扶著月要間長劍,張柏哀聲嘆氣。原本是一統天下最好的時機,大梁的宏圖偉業葬送在三人手中,皇帝蕭殷死的太早,若是活著離開太平城或許不是這種情況。劉策的平南大軍隻打到了南楚京都,從現在起南楚隻剩下三分之一的疆域。隻憑三分之一的疆域,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拿下。大梁內亂已經動搖的根基,現在這種情況等到新皇登基,能吞下東吳,與南楚半國之地實屬不易,這還要看新帝會怎麼樣做。

一聲可惜是父子二人最大的遺憾,現在劉策想要稱帝已經不在可能。一旦稱帝軍中不會有人推舉,何況劉知幸遠在千裡之外,長子劉知命斃命。劉知幸心中何嘗沒有一種悔意,隻是這種悔意隻能藏在心中。

正當張柏想要接過劉知幸手中的軍印時,劉知幸卻又收了回來。張柏下意識的收手,劉知幸心神一動說道:「張兄你還是別去了,讓章漢去,隻是斷路一個人足矣,叫上大虎楚炎可以做到萬無一失,你與我留在這裡與周英叔決一死戰。」

「劉兄你是覺得我不能勝任。」怪異的語氣說道。

盯著張柏發笑的眼神說道:「不休息了,抓緊時間將周英叔剿滅,你我一起去桃花村。不能在等了,飛鷹傳來消息,趙王,吳王已經開始動手。最怕的還是。」

「晉王。」

「不錯,他不知道玉蓮生的是女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千億爹地寵妻忙 醫妃逆天:廢柴大小姐 重生之我變成了棺材 重生後我跟死對頭組cp 快穿之我為男配送溫暖 一世符仙 驚龍戰神 胡善圍 一網打盡 夫人少了個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