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1 / 2)

加入書籤

因紀綱這學渣數學太差的原因, 把他自己、朱瞻基和阿雷的計劃全部打亂了。

可見學習是多麼的重要,學習不好,當反派搞事情都會搞砸。

這是一道小學二年級奧數真題經典的相逢問題,如果沒有紀綱的乾擾,朱瞻基會先踏雷區, 得償所願的死(比詐死少個字)去, 那時候, 漫天遍野都是小雞哥來過這個世上的痕跡。

朱瞻基炸了的瞬間,距離阿雷還有六百九十九米, 屬於安全距離, 阿雷不會死。

那時候紀綱挑破皇室內鬥之計成功、朱瞻基死,阿雷也能徹底死心下西洋,《胡善圍》全書也可以這一章完結撒花。可謂是一箭四雕。

但是紀綱數學太差了, 怕誤傷阿雷,導致胡善圍痛苦終身, 他不得已提前引爆地雷。

紀綱的靈魂終究沒有被權力的遊戲完全吞噬, 他為胡善圍保留了最後一點點的人性。直接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大明的歷史,以及《胡善圍》的完結進度。

就像所有的牌都推進了麻將機, 由係統自動打亂、洗牌,推出四座長城,一切重新開始。

現在怎麼辦?

紀綱, 阿雷, 朱瞻基三人一起想著同樣的問題。

紀綱跪地, 假惺惺請罪:「屬下救駕來遲, 讓皇太孫受驚了,請皇太孫降罪。」

紀綱的第一任務是保護朱瞻基和朱瞻壑,次要任務是為平倭寇出謀劃策,提出參考意見。

所以倭寇平不平,對他影響不大,但是朱家兄弟遇刺,他要擔負主要責任。

紀綱本來以為朱瞻基首次單獨出征,而且敵人是狡猾強悍的倭寇,應該會對他這個曾經和倭寇交手過的老將言聽計從,當做心腹幕僚的。

可是並沒有。朱瞻基用的是幼軍那套班底,紀綱帶來的一千錦衣衛隻是負責營地的巡邏,防止細作作亂。

朱瞻基遇事很少直接谘詢旁人,當」伸手黨「,他小小年紀,居然沉得住氣,按兵不動兩個月,親自帶著幼軍偵查隊搜集倭寇的第一手情報,製定連環計的戰術,將倭寇封鎖在海盜,來個甕中捉鱉。

紀綱以為是朱瞻基少年老成,天縱奇才之故,其實他隻猜到一半,另一個原因是朱瞻基夾帶私貨,要搞死遁。所以類似紀綱這種錦衣衛出身的高手一定要遠離,免得露出蛛絲馬跡引起紀綱的懷疑。

所以朱瞻基對紀綱敬而遠之,不讓他觸及核心。

朱瞻基當然不會在被困孤島的時候去懲罰紀綱這員「老將」,他親自扶起紀綱起來,「紀大人何出此言,倭寇狡猾,防不勝防,不是紀大人的錯。之前紀大人也勸過我不要擅自出去,這裡是倭寇老巢,密道密室等藏身之所太多,是我輕敵了,求勝心切,過於莽撞之故。」

「找紀大人過來,是為問去年火/藥廠倉庫失竊的案子,這個案子關係重大,是皇上欽點的禦案,交給紀大人查。」朱瞻基指著桌子上篩出來的地雷殘骸,「軍中的工匠發現這些來自火藥廠。或許就是紀大人一直尋找的那批貨物。」

「果真?」紀綱演技炸裂,微表情從驚訝到驚喜嫻熟過度,「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微臣苦尋大半年無果,被皇上斥責罰了俸祿,居然被賊人賣給了倭寇,難怪微臣總是找不到。」

朱瞻基點頭,「如此,就和去年的案子聯係起來了。」

紀綱說道:「是誰賣給那些倭寇的?他們有人招供嗎?」

朱瞻基搖頭,「目前還沒有人招認,他們都否認見過地雷。」

紀綱乘機說道:「錦衣衛擅長訊問,這件事就交給微臣去辦吧。微臣一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朱瞻基不置可否,「原本這個案子就是紀大人的,故一發現端倪,就立刻來請教紀大人。如果能夠順藤扌莫瓜,從倭寇巢穴找到部分

失竊的火器,也是大功一件。」

紀綱領命而去。

紀綱一走,朱瞻壑就從屏風後出來了,「大哥,你既然懷疑紀大人有問題,應該先隱瞞此事,為何還要捅破了,要紀大人去審問倭寇,萬一……刑訊逼供,殺人滅口,我們一點證據都沒有。」

紀綱並不知道他已經成功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

經過朱瞻基各種威逼利誘,已經成功收復了一些倭寇,知無不言,交代島上的密室密道。

出賣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可是無論朱瞻基的人如何問,就是沒有倭寇交代從賊人手裡買火藥廠贓物的事情。

而且,這些招安的倭寇隻是聽說過有地雷這種火器,但是從來沒見過。

朱瞻基心眼多如蜂窩煤,他敏銳的嗅到這其中有問題——如果地雷不是倭寇埋的,那麼真凶是誰?是誰想弄死他,設計出刺殺、地

雷埋伏的連環計?

地雷是昂貴的火器,且容易磕碰走火,幼軍這次出征,隻弄到了二十箱隨軍,以備將來埋伏之用。

這二十箱由朱瞻壑保管,任何人染指不得。

確認是火藥廠地雷後,朱瞻壑開箱親自清點數目,一個不少,所以不是自己人乾的。

朱瞻基冥思苦想,作為一個天生的政治人物,他甚至連自己親爹東宮太子都列為首要嫌疑人!

因為身為皇太孫,他是儲君之一,和東宮是競爭關係。

而且龐大的幼軍是太子從不具備的軍事實力,幼軍是府軍前衛,負責皇宮部分地區的巡邏保護工作,幼軍的存在,也是東宮潛在威脅。

如果朱瞻基死了,備選儲君、幼軍自然會解散,東宮或成最大贏家。

第二嫌疑人,二皇叔漢王。是漢王設下太子殺皇太孫、父子相殘的毒計,既然我出事之後都能把東宮當做第一嫌疑人,那麼工於心計的皇上也會,從而越發忌憚東宮——親兒子都能殺的人,弒父也就更容易了,從而重新召回漢王進京城,委以重任,用漢王牽製東宮。

甚至,漢王可能栽贓東宮,坐實了父親殺子的罪名,從而激怒皇上廢太子,立漢王為儲君!

問題如此燒腦,無論幕後黑手是太子和漢王,都需要借刀殺人,那麼問題來了,誰是那把刀?

找到這把刀,就成揪出真凶。

誰是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一網打盡 夫人少了個馬甲 仙古武神 不滅聖影 都市之青帝歸來 仙尊歸來 大佬在地窟 鵲橋下仙 掌上春 第一寵婚:墨少的心肝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