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波瀾再起(1 / 2)

加入書籤

長孫無忌與褚遂良等文臣一聽李世民這麼說,隻好退了下去,雖說沒有達到最佳效果,但總算也能接受。

當下,李世民封賞完畢,又讓人帶來了泉蓋蘇文和高藏,李世民將二人劈頭蓋臉一通痛罵,然後才宣布免去二人死罪,將二人封為侯,帶到長安安置。

高藏是個貪生怕死之徒,當下大喜,叩頭射恩,而泉蓋蘇文則一臉冷漠與不甘。

李世民也不理他,讓人將二人帶出去。

之所以不殺二人,反而優待,是因為李世民知道,高句麗雖然被滅國,但還有三百多萬子民,如果殺了他們的國王和大臣,這些人未免有兔子狐悲之感,怕是要再生事端。

但自己優待二人,讓可以讓原高句麗子民放下對大唐的戒心,真心的融入大唐,隻是高句麗幾百年的基業,想要一下子融入大唐,實屬不易。

李貞出班說道:「父皇,兒臣有一計,可使高句麗人完全融入大唐,從此徹底消除隱患。」

李世民忙問:「皇兒有何妙計?」

李貞朗聲說道:「高句麗人口眾多,與我大唐離心,若任由他們留在原來居所,那麼必然再生事端,所以,隻有將他們全都遷入我大唐腹地,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必可將高句麗人同化,成為我大唐的一員,如此,高句麗從此必將成為我大唐的一部分。」

「而我大唐正苦人口不多,若有高句麗人的補充,那必可極大的擴充我大唐的實力。」

聽了李貞的話,李世民的眼睛一亮,不得不說,李貞的這個建議,真的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即可以防止高句麗形勢的反復,又可以提升大唐的國力。

不過一旁的長孫無忌卻冷哼一聲說道:「越王殿下說得輕巧,高句麗人口足有三百餘萬,一下子都遷入大唐,管理必然是一個麻煩的事情。」

「而且我大唐要安置他們,先期必然要為他們提供種子、住房、農具、糧食,

這麼多的物資,我們一時又到哪裡去弄?這些高句麗人隻會成為我大唐的負擔。」

李貞反駁說:「大量高句麗人的加入,短時間內確實會能我大唐的生計造成影響,但長遠看,卻是一勞永逸,甚至是一本萬利,隻要這些高句麗人在我大唐安定下來,未來必可以極大提升我大唐國力。」

侍中李洎與刑部尚書、鄖國公張亮、黃門侍郎褚遂良、中書侍郎楊仁師紛紛出班,表示支持長孫無忌的想法。

不過也有禮部尚書於誌寧等一部分文臣支持李貞,至於尉遲敬德與李績等武將,也都紛紛表態支持李貞的建議。

李世民權衡再三,決定還是采納李貞的意見,分批將高句麗的幾十萬戶,三百多萬人口全部遷至大唐腹地的山東、河北、河南等地,這樣一來,就可以極大的提升大唐的實力,幾十年以後,這三百多萬高句麗人的後裔也會完全被同化為唐人,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不過對於高句麗故地如何處理,滿朝文武又分成了兩派,一派以長孫無忌為首,認為高句麗故地目前對大唐來說是個負擔,應該放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都市透視醫仙 逆天丹尊 偏執厲少,嗜寵如命 鄉村桃運小神農 重生八零之田園辣妻 戰神狂婿 都市之至尊戰神 我有萬界武器庫 我和女神們的荒島之旅 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