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秋日勝景(1 / 2)

加入書籤

一場秋雨一場涼!

隨後的幾個晚上,銀杏村又連續下了幾場小雨,氣溫也維係在相對較低的一個幅度,這意味著秋天逐漸來臨。

與平原地區10月份之後才會進入秋季的情況不同,高原地帶的秋天來得特別早,海拔更高的地方甚至在九月底就會有第一場雪飄落。銀杏村雖然還不至於九十月份就下雪,但是一進入九月份,早晚氣溫低於10攝氏度是常有的事情。

慢慢的,銀杏村的銀杏葉子開始泛黃,遠眺整座山村,就如同是黃色的染料渲染,呈現了一種異樣的美感。

沒有人具體統計過銀杏村內外究竟有多少株百年銀杏,總之整個銀杏村的房屋都是建設在一株株銀杏大樹的間隙,銀杏村的名字名符其實。

夏天的時候,人們還不覺得銀杏村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畢竟綠樹成蔭的小山村,在華夏大地上隨處可見。

不過,當銀杏葉子開始變黃之後,整個村子就如同是放在一副油畫之中,美得有些不真實。尤其是一陣秋風飄過,漫天飛舞的落葉和地上厚厚的銀杏葉,和電影畫麵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另外,銀杏村充滿民族風情和明清特點的建築也是讓畫麵變得更加好看,更加吸引眼球。更何況,整座銀杏村是建設在清靈山的半山月要,這使得村子裡的建築極富層次感,簡直就是活脫脫的立體電影。

隨著蕭風把染霜後的銀杏林美景拍攝傳到網上,越來越多的遊客注意到了這個色彩鮮明的小山村,紛紛表示準備過來看秋葉。從旅遊產業的角度來分析,銀杏村已經具備了一個旅遊勝地的所有要素,最大的缺點就是知名度不足以及交通不便罷了。

不過,在那些驢友和旅行愛好者來說,這並不是什麼不可克服的困難。

自從鏡湖公司和天涯旅遊論壇達成協議之後,論壇有意識地向網民推出了正在籌建之中的鏡湖景區,使得銀杏村的知名度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蕭風也承擔起了主動宣傳鏡湖景區的責任,每天都會背著相機,把自己所見到的美景捕捉,放到網絡上。

無論是旭日夕陽,還是雪山湖泊,各種美景都讓網民們心神搖曳,不能自已。畢竟,蕭風手上的相機可是來自於德國的萊卡單反,可以最大程度地把銀杏村、碧羅雪山的美麗真實地體現出來。

此外,一些來過銀杏村的網民、驢友紛紛在自己的遊記、帖子中對鏡湖景區的神奇、美麗做出高度評價,更是極大地增加了銀杏村的美譽度。

種種因素結合之下,雖然清冷的秋天正在降臨,但是卻無法阻擋遊客、驢友們奔赴銀杏村的熱情。

在經歷了當初的慌亂之後,銀杏村的村民正在逐漸適

應外地遊客到來的狀況,無論是接待、導遊還是土特產銷售等方麵,都進入了正軌。不得不說,銀杏村的山民是善於學習的,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如何適應旅遊市場。

蕭風看到,不少村民已經利用手工編製的竹製品、木雕、紮染布料等等出售給遊客獲利,信息的暢通,使得村民們的市場意識大大增強。在這一點上,蕭風並沒有對村民們有任何的提點,純粹就是村民自發學習,自主進步。

可以預見的是,過不了多久,銀杏村將會逐漸被商品經濟所籠罩,蕭風也不知道這種變化究竟是好是壞?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遊客的湧入會給村民帶來大量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

現在,遊客來到銀杏村,已經不需要蕭風把他們安排在蕭家老宅,因為村子裡不少村民已經對自家的宅院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擁有了相應的接待能力。甚至有幾家擁有大房子的人家,把自己的樓房改建成了小型客棧,正式對外營業了。

現在遊客來到銀杏村,根本就不用擔心住宿、餐飲還有網絡等等問題,這裡已經和一些景區沒有太大的區別了。當然了,村民們的小打小鬧隻能應付眼前的狀況,一旦遊客大量湧入,最終還是需要鏡湖公司的大規模投資才能解決。

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驢友大多都屬於經濟條件較好、個人素質較高的高學歷、高收入人群,他們不僅僅出手大方,在許多方麵也不會對村民有太多苛求,很受村民的歡迎。

因此,每當有遊客在鋼索橋過江的時候,就會有村民在這裡接待他們,為自家招攬生意。

現在,每天來到銀杏村的遊客大約在50人左右,再加上每天滯留在村子裡的遊客,小小的銀杏村每天接待的遊客數量超過100人,這相當於銀杏村現有村民的十分之一。

以每位遊客一天消費100塊錢的保守估計,銀杏村在餐飲、住宿、手工藝品的銷售上的營業額超過10000塊。或許這一萬塊對於很多富豪來說隻不過是一頓飯的費用罷了,但是相對於農民年均收入僅僅為2000塊的滇xs區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醫品嫡妃:王爺請納妾 諦仙劫 都市之神級選擇係統 妖孽修真棄少 特種兵之神級簽到係統 狂婿歸來 將軍夫人嬌寵日常 撿漏王 重生之首富人生 億萬盛寵:總裁嬌妻美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