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修真貨幣體係初探(下)(1 / 2)

加入書籤

這個麵粉和黃金的例子,從理論上講並不準確,因為嚴格來說,貨幣的總供應量還與貨幣流通的速率有關。

不過它還是大致說明了地球上金本位製度最終崩潰的原因:

那就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一旦全球黃金總產量趕不上經濟增速,黃金就會不可逆轉的升值,從而鼓勵大家囤黃金,而不是創造財富,對於勞動的人產生了負向激勵,對於囤黃金的人產生了正向激勵。

勞動者會發現自己辛苦造了半天麵粉,結果是給囤黃金的人做了嫁衣。

既然如此,誰還去勞動創造價值?大家都各自回去炒黃金不就好了!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危機的爆發就是必然的結果。

布雷頓森林體係,就是人類研究出來的,在不增加黃金儲量的情況下,盡量多發行「美金」這種「偽黃金」的一種過渡性貨幣體係。

在傳統金本位製度下,由於每一張紙幣背後都代表著一定重量的黃金,所以全球紙幣發行的總數量,是被全球黃金儲備總量鎖死的。

在布雷頓森林體係下,隻有美金和黃金以35美元/盎司的價格掛鈎,而其他貨幣隻需要和美金掛鈎,這樣一來,其他國家貨幣的錨就不再是黃金,而是美金了。通過這種方式,全世界貨幣總量就成功突破了黃金儲量的極限,暫時為金本位續了一條命。

但布雷頓森林體係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美金的強大信用、以及二戰後美帝的巨額貿易順差之上。

在美帝維持貿易順差的情況下,各國其實並不在意自己持有的是美金還是黃金,隻要能正常從美國購買商品就可以。而一旦美帝無法維持長期貿易順差,美金的信用就會嚴重受創,從而使其他國家的央行對於美元信用產生恐慌情緒,導致各國家央行要求美帝以35美元/盎司的比率兌付黃金。

然而由於長期以來的經濟發展和貿易流通需要,全球貨幣總量早已已經超過美帝的黃金儲備,美帝必然無法足額兌付,從而引起其餘各國央行瘋狂踩踏,其中沖得最快的就是戴高樂領導下的法國。

最後,布雷頓森林體係徹底解體,美金變成了美元,也是一種必然結果。

但這個修真世界又有不同,修真世界的主流貨幣是靈石,這是一種奢侈品+普通消費品+一般等價物三重屬性疊加的奇特存在,有些類似地球上曾短暫存在過的糧本位製度。

但糧本位和靈石本位至少有兩點不同:

第一點就是糧食存儲不方便且有保質期。

從記賬的角度講,由於糧食有保質期,這就導致鈔票背後所代表的財富(糧食)處於不斷減值的狀態,信用會快速崩潰。

從儲備成本講,央行以糧食為錨發行紙幣,勢必要求儲備與經濟總量相匹配的糧食庫存。但是糧食的單位重量價值極低,就導致為了足額兌付發行的紙幣,央行需要在倉庫中儲備天文數字般的糧食,付出天文數字的倉儲成本。

因此隻有在生產力極度落後、工商業幾乎沒有發展的年代,糧本位才能臨時上位。在正常經濟環境下,尤其是在工業國家,糧本位自我崩潰的速度將非常驚人。

很多穿越,主角一邊大搞工業化、一邊力推糧本位,胡搞程度堪比津巴布韋央行。

而靈石在這方麵則更像是黃金,單位價值極高、儲存成本低廉、並且沒有保質期限製,不會隨著時間減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成神從被全宇宙狩獵開始 穿書後,我嬌養了反派攝政王 走在為愛奮鬥的路上 無上之緣 係統逼我當男神 鷹的再生 極品上門女婿 黑魔法使 桃花武俠係統 我家道尊是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