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鬥方士,戰群儒(1 / 2)

加入書籤

半個時辰後,行宮外平地上,放著數張桌案,案上置豬、牛、羊三牲,左右插著二十八宿旗號,桌上有一個香爐,爐中香煙靄靄。兩邊有兩隻膏油燈台,燈台上火焰煌煌。爐邊靠著三塊金牌,牌上分別鐫著風、雨、雷三神名號。底下有五個大缸,都注著滿缸清水,水上浮著楊柳枝。楊柳枝上,托著一麵鐵牌,牌上書的太上老君的符字。左右有五個大樁,樁上寫著五方蠻雷使者的名錄。每一樁邊,立兩個道士,各執旗帆伺候著。台後麵有許多道士,在那裡寫作文書。正中間設一疊紙,紙上用丹砂畫著各種符篆。

胖方士走進壇中間立定。旁邊兩個方士,分別捧了幾張紙符和一口寶劍,遞與胖方士。胖方士執著寶劍,念聲咒語,將一道符在膏油燈上燒了,又抓了一把黑色沙狀之物灑向燈台,隻聽「哄」的一聲炸響,火焰立刻竄起一人高。四周許多未見過的儒生博士聽了,都嚇了一跳,仿佛看到神仙顯靈一般。

黑山見到那一閃而過的火焰,心中暗想:「這些方士難道已經掌握了火藥?哪天一定要一探究竟。」

此時太陽剛剛西斜,但是暑熱未過,曬得眾道士們大汗淋漓。

「這天空沒有半絲雲,連一絲風都沒有,這哪來的雨啊!」

「恐怕要白白便宜了這幫方士了!這樣的天根本不會下雨!」

儒生博士們仰望天空,擦著額頭上的汗水,紛紛發牢騷道。心裡早就把黑山罵個千百遍。

旁邊的方士們見太陽依舊,心中暗自竊喜。隻有胖道士盧生,此時又急又擔心,渾身早就濕透了。

始皇帝遠遠看了一會兒揮汗如雨的方士們,便退回偏殿納涼,使人傳黑山進來見駕。

黑山進了偏殿,頓覺涼快許多,見周圍沒有其他大臣,便向始皇帝施禮道:「臣黑山,拜見皇帝陛下。」

「黑山,你覺得這幫方士如何?」始皇帝問道。

「臣不才,拜讀過他們奉為祖師爺的老子寫的《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也沒有一字提起能溝通天地神仙的話。臣隻是看出,今天必有一場大雨,那胖方士想借這場雨裝神弄鬼,他們想糊弄陛下,臣看不下去。」黑山答道。

「哼!這些方士,仗著朕的一點寵信,越來越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若不是看在他們所煉的丹藥還不錯,朕必坑之!」始皇帝嚴肅地說道。

「陛下,方士們所煉製的丹藥可否賜臣一些?臣也想試一下,有何神奇?」黑山問道。

「一些?你胃口不小嘛!那可是朕費了無數金銀財寶,搜盡天下奇花異草,這些方士費盡心思一年也才煉成那麼數十顆。小高子,賜三顆丹藥給安南侯。」始皇帝說道。

「謝陛下!」黑山驚喜道。

一會兒,趙高便取來一個做工十分考究的盒子,遞給黑山。

黑山接過盒子正想打開看看,就聽到始皇帝又問道:「齊地推行新法,進展如何?」

黑山急忙將盒子放入懷中,答道:「比預想的順利。隻是田氏貴族的手裡掌握著齊地八成的良田和九成以上的海鹽,這兩條不解決,齊地的新法就不算成功。」

「齊國降秦時,朕答應過他們,不遷富戶入鹹陽,不沒收貴族地主的土地和財產。所以齊地推行新法才如此被動。偏偏這些田氏家族又極會收買人心,所以你們在齊地,一切行事要多方考慮。一切都要有理有據,否則天下臣民將會笑話朕是一個不守信用之人。」始皇帝說道。

「請陛下放心!臣已經有了將海鹽收回來的辦法了!」黑山說道。

「什麼好辦法,說來給朕聽聽!」

「現在的鹽場九成控製在田氏手裡,他們可以隱瞞鹽的產量,卻瞞不住工人的數量。首先隻要我們將鹽稅改成人頭稅,不論他們產量如何,我們隻按鹽工的人頭收稅。他們再想偷稅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其次我看他們曬鹽的工藝,十分落後。我準備以官府的名義投建一座曬鹽場,用新的技術和工藝,不僅產量高,成本低,質量也比他們曬的海鹽好許多,甚至好過宮裡禦廚房專用的精鹽。到時候,他們的鹽場隻能關門大吉,他們的私鹽生意將全部被官府的鹽場替代。」黑山答道。

始皇帝聽了,眼睛一亮,說道:「改鹽稅為人頭稅,好,這招好!朕立刻下旨讓丞相府去辦!新的製鹽工藝如果是真有如此神奇?這功勞可不比發明紙張小。可以大概說來聽聽嗎?」

「稟陛下,我從田氏的鹽場經過時,見海風特別大。當年臣設計水輪可以把水從低處自動引向高處,我們隻要將水輪車改造成風車,就可以用風車將海水引到岸邊的山坡上,將山坡改造成曬鹽的鹽田,曬鹽的效率就要比建在的圍海造的鹽田快上數十倍。」黑山答道。

「好!朕相信你。不過先不急以官府的名義開鹽場,你先用私人名義去做。待擠垮私鹽後,再交給國府,給齊魯的田氏一個榜樣看看。」始皇帝說道。

君臣兩人談著談著,不知不覺,快到落日時分。趙高匆匆來報:「陛下,陛下,變天了!」

「天變什麼了?」始皇帝問道。

「起雲了!要下雨了!」趙高答道。

「走,一起出去看看!」始皇帝說完帶著黑山一起走出偏殿。

黑山抬頭一看,黑壓壓的烏雲,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南邊的天空蓋過來,而地麵上依舊一點風都沒有。

「烏雲、烏雲來了,要下雨了!」儒生博士們高興地大喊道。

幾名博士見到孟昭和老丞相王綰也在一邊,立刻恭維道:「黑山不愧是夫子的高足,果然能預測風雨,可喜可賀啊!」

王綰聽了怒喝道:「荒唐!天要降惡水,糧食要欠收,你們高興個甚?幸災樂禍嗎?沒有看到方士們還在為百姓勉遭惡水之災還在辛苦作法嗎?到一邊閉口思過去!」

「我們知罪了!多謝文成侯提醒。」儒生博士們聽了,才收斂笑容到一邊去「思過」了。

孟夫子和王綰卻是對看一眼,兩人忍不住偷笑了起來。

祭壇上,方士們依舊鑼鼓喧天,把旗幡來回搖擺,胖方士此時已經脫掉上衣,一手執劍一手法鈴,邊跳舞邊高聲念著誰也聽不懂的咒語,還在為勉除這場即將到來的惡水努力著。

方士們的努力,阻止不了鋪天蓋地的烏雲,一會兒便把天空遮得嚴嚴實實。知了和青蛙不叫了,到處飛舞的蜻蜓沒有了,天突然暗了下來。

行宮的太監們剛剛點亮燈籠,突然一道閃電緊隨著一聲大響雷嚇了許多人一跳,一陣狂風掃過,瓢潑大雨便突然落下。

大雨不僅把祭壇上的燈澆滅,還把來不及撤的方士們澆成落湯雞,個個狼狽不堪跑下祭壇僻雨。台上的二十八支旗幡丟滿地,隻剩下一技還直直的插在台上。

儒生博士們個個心裡樂開了花,博士宮祭酒叔孫通當場作打油詩嘲諷道:「方士真厲害,執劍上祭台。老天會錯意,瀑雨洗塵埃。雞飛狗跳下台去,孤幡一支向天哀。」

眾博士、大臣們聽了,無不哈哈大笑!

始皇帝當眾下旨,由博士宮主持,依周禮舊製傳統,舉行封禪泰山大典。博士們歡呼雀躍,相互慶賀勝利。眾方士們則是個個垂頭喪氣,紛紛將這筆賬記到黑山的頭上。

泰山封禪住持之爭,本來可以到此結束,誰知道沒有了方士這些外敵,博士們立刻分為兩派。一派以博士宮祭酒叔孫通為首,另一派由博士宮右仆射周青臣、左仆射淳於越為代表,他們各自主張一套方案,一開始隻是明爭暗鬥,最後竟然相互攻詰起來,定下的日子馬上到了,博士們依舊拿不出最完美的方案。

始皇帝終於大發雷霆之怒,乾脆下旨,所有博士留在山下,不得上山。始皇帝自帶文武官員上山,依秦祭祀天地之舊禮,在泰山之顛築圓壇祭天,在泰山腳下築方壇祭地。由丞相王綰作文,刻在山頂的崖壁上。

書曰:

皇帝臨位,作製明法,臣下修飭。

廿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

親巡遠黎,登茲泰山,周覽東極。

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頌功德。

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

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

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

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

訓經宣達,遠近畢理,鹹承聖誌。

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

昭隔內外,靡不清淨,施於後嗣。

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轟轟烈烈的封禪泰山大典終於結束,可以說儒生博士和方士之爭兩敗俱傷。

行宮內朝會,老丞相王綰可能是在山頂上吹了風,隻見他邊咳嗽邊取出一封奏書遞上。始皇帝令左丞相馮棄疾代念。

馮棄疾打開奏書,念道:「臣王綰躬祝皇帝陛下聖安,臣以布衣之身,入秦三十餘年,陛下不以臣卑微,授臣於丞相之職,臣自知才德有限,隻能廢寢忘食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上有陛下雄才大略,下有百官勠力同心,掃六合、誅四夷,一統天下,此生足矣。然歲月無情,臣已是古稀之軀,眼漸瞎、耳已背,再請陛下許臣歸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寒小姐的桃花勢不可擋 重生從股市開始 巔峰 舊日之子 南宮先生我能偷你家的貓嗎 世子妃你又被挖牆腳了 我家後院通仙界 美女上司的貼身兵王 女總裁的桃運兵王 妖怪主子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