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滄桑直撲而來(2 / 2)

加入書籤

青石板路的兩邊,都是傳統的商業性兩層樓房,樓下經商,樓上住宿。風風雨雨,停停開開,全都寫在那飽經滄桑的木板之中。

臨街的正門,除了戶與戶之間的隔牆之外,都是用清一色的木板做成的,臨街約三尺高之下是固定的木板,之上是可以取下來和安上去的活動木板,一看就是用來做生意的。

這些木板樓房,肉眼看上去,那種歷史的滄桑感便直撲而來。在五十年代人民公社化之前,這裡的人家基本上是以做生意為主,兼顧種一點田土。

人民公社化後,特別是到了六十年代後期和七十年代初中期,除了少數幾個特批的零售店,以及每次的趕圩之外,大歷縣集鎮的個體私營工商業活動,幾乎滅跡,難覓蹤跡。

一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個別頭腦精明、膽大偷牛的人,才開始偷偷扌莫扌莫的重操舊業,開起了一些個體商店,如粉店、包子店、飯店、百貨店、縫紉店、鐵鋪等等。

包產到戶後,越來越多的人從出集體工中解放出來,屬於自己的空餘時間日漸增多。一些曾經的工商業者就開始謀劃,做點什麼能夠賺錢、改善自家生活的事情。

一些不安分的人,懷揣著致富的夢想,頭頂著「投機倒把」的風險,開始東奔習闖,采購貨物,開店經商,重操手工業,新辦小企業,使這些有了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經商歷史的鋪麵,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功能喪失」後,又重新恢復了建築時的原本功能。

現在的大歷縣銜上,每逢農歷一、三、五趕鬧子,四麵八方的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趕到這裡來,甚至連鄰省貴山自治區的不少人都會趕到這裡來,從早晨天亮到下午天黑,或購買,或銷售,或看新鮮,或湊熱鬧,人山人海,勝似過年。

從雞鴨魚肉蔬菜等農產品,到日常的生活用品、服裝、工業用品等等,不僅鋪麵上,而且連石板路兩邊的路邊,都擺上了各式各樣的物品,大大小小的,琳琅滿目,要有盡有。

今天不是趕鬧子,整條長長的青石板街道上,也隻有稀稀落落的幾個行人,很是冷清。那些店鋪也大多關著門,把貨物運到其他趕圩的地方賣去了。

看到這些鋪麵,鍾國正不由想起自己的母親。包產到戶後,母親平時把自家餘下的糧食做成蘭花根、糍粑、米粉、紅薯粉條等等,每逢趕鬧子時,就一個人挑著到集市上去賣。

她不辭辛勞,用做小生意賺到的那點血汗錢,供他們四兄妹讀書,以及全家的日常開支。如果不是母親做生意,他真的很難想象一家人的這些開支從哪裡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渣男被迫穿書後艱難求生 活該你倒黴 海島開局簽到女神姐姐 橫推從加點開始 鳳凰珞 淩依然易謹離 一胎雙寶:總裁爹地太會寵 將軍退役後日常 逆天絕仙 快穿之不服來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