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戰金鑾殿(1 / 2)

加入書籤

「人證物證俱在,哼!看你們還有什麼話說!就算不讓你們人頭落地,也要叫你們永世不得翻身!」

太子押著大隊人馬,在太極宮外候旨,心中冷笑著。

一個太監出來叫道「皇上有旨,傳太子入內見駕!」

太子昂首挺月匈,滿麵春風地隨他去見駕。

見到李世民,禮畢,太子迫不及待地說道「父皇,兒有本不敢不奏,可又不忍直奏!」

「你本是太子,國之本也,豈能有話不直說?」

見他說得如此鄭重,李世民眉頭一皺,臉色一沉,威嚴地說著。

太子上前,呈上一折子,躬身說道「京城之中,皇子聚賭,百姓衣食之幣皆被收盡,敗壞大唐風氣,擾亂民生,實在是罪不可赦,所以兒臣不敢不報!」

李世民打開折子一看,又聽他這麼一說,一臉陰沉,猶勝暴風雨前夕的天空。

怒火中燒的李世民,大怒而起。

太子心中開始唱著小調,迎著春風,笑看勝利之光了。

可李世民轉念一想,這要說李泰、李恪涉賭,還說得過去。

一個才入宮幾天的娃,哪來的人脈和資金?

就算是長孫無忌豬油蒙了心,幫著他做這事,那下麵那些收單這人。

也不可能會見過小娃的,那怎麼又能指證他呢?

事出無常必有妖!

李世民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便問道「朕要是信了,這是不是有點傻,九歲的娃兒能坐莊收單?若是不理此事,你是太子,那便是有傷國體的事。」

他隻差沒講明,這事風險很大,你要收回去,現在沒別人在,還不算遲。

可太子是親自審問過的,所有賬本都在手上,還有涉案人員簽字畫押的認罪書,加上一乾人等全在外邊候著,他哪裡會這般輕易放手?

他倔強地說道「兒臣起初也不信,可是這些人親口指證,說得有鼻子有眼,又加上鐵證如山,不容不信!」

事關一眾皇子,關係著大唐皇室的未來與根本。

李世民沒有辦法,隻好升殿親審此事。

一眾大臣到齊,李文與李恪大呼冤枉。

那魏王李泰得了一位不知名的老者指點,舍車保帥,一口咬定是管家瞞著他乾的。

太子大怒道「這人證物證俱全,豈容得你們在殿前狡辯?」

李恪按之前李文的意思,強了起來,搖頭嘆道「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這幾句詩,誰也明白是什麼意思,眾人臉色均是一變,李泰更是悲涼至極。

李文一屁股坐在那裡,背向著李世民,什麼也不說。

李世民見李文無禮,心中自然是更加不痛快,輕喝道「文兒,你難道沒話說麼?」

李文怒懟道「難道父皇把我從農家接過來,就是為了背罪頂包的?太子要置我而死地,那方法千千萬萬,我一個九歲的娃,力不能扛百十斤,能說啥?」

李世民聽了這話,心中一動,一絲愧疚之情湧了上來,兩眼之光有些恍惚。

用低沉的聲音地問道「那你為何背對著朕?」

李文輕咽著說道「父皇還是少見不孝子的麵的為好,免得一會兒子要被殺了,惹得父皇母後傷心。」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是心中一動,無人不動容。

太子站了出來,惡狠狠地喝道「我生平最恨你這種市井刁民了,敢做卻不敢當,在這欺君罔上,還裝上一付可憐的賊樣子。現如今,賬本和人都在,人證物證俱齊,竟然還敢狡辯,大唐的律法難道是拿來擺看的嗎?」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心中一驚,各自低著頭,竟無一人敢說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九個神級姐姐 修羅戰婿 年年擇言 冷王盛寵:重生棄妃不好惹 千古英雄誌 權寵新娘蜜如甜 帶著係統重生做紈絝 再修仙我就死定了 特種龍王 我為穿越準備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