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鋒芒畢露謀未來(2 / 2)

加入書籤

數千年的積累,無數人的心血,跨時代的思想,區區治農十策,何其簡單也?

「一則農本,治農先治地,地沃則秋富,地貧則農貧。何以富地?千百年來,為何不曾有人考究,若能富地增產,使我大宋諸多土地,一年增收三成,豈不美哉?」

趙構輕輕點頭,不得不說,方晨確實給了他一個很好地思路。

所有人知道,肥沃的土地可以幫助莊稼帶來更好的收貨,可是卻沒有人去思考,如何肥地。

在古人看來,這是天地之力的影響,一塊肥地,若是種久了莊稼,遲早有一日會變得貧瘠。

可他們卻從未考慮過,去做改變,直到方晨提起此事,才讓趙構猛然想起,原來治農之事,與土地也息息相關。

「可你所言之事,聞所未聞,你又如何保證,真有肥地之法?」

方晨道:「路都是人走出來的,若不嘗試,永遠都不會出現肥地之法,若是一代接一代的人,去思考、研究,遲早有一日,會想出辦法。」

倒不是他藏私,肥料這種東西,在後世並不罕見。

隻不過,他不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變得全知全能,免得日後諸多麻煩。

他能做的,就是提出一個想法,隨後交給他人去完成。

「有理,繼續。」趙構也沒有繼續提問,如果方晨真說出了辦法,他反倒覺著不好信任對方。

領先一步是天才,領先一個世紀那就是魔鬼。

「二則利器,百姓耕作,農器至關重要,《農器譜》中就有記載,耒耜、耨鎛、車戽、蓑笠、至刈、條簣、杵臼、鬥斛、釜甑、倉庾等十項,皆是前人所造。利農之事,便農之器,若是我朝鼓勵農器之策,引人造器,普及天下,定能增產增力。利農便是利國,百姓有了更好的農器,三日耕作一日完,能耕更多的土地,便能種更多的糧食。」

「繼續!」趙構眼中閃過一絲贊嘆,哪怕接下來方晨說的不夠十策,他也不會再讓人斷去方晨十指。如此聰慧的少年,若不加以培養,實在可惜了。

「三則利畜,農畜相互關聯,農閒時養畜,為百姓增添收入,免去民間一年一頓肉食之苦。雞鴨牛羊,何嘗不是一種戰時儲備糧,軍中食肉,方能練出精兵。」

「不錯。」雖然這一點聽上去有些含糊,但也算是一種辦法,趙構心中略有失望,畢竟第三策沒有前兩策那麼驚艷。

可接下來,方晨話題一轉,「四則農莊,雞鴨滅蟲,稻田養魚,何不將農事與畜事合而為一,派專人照料,建農莊興農畜之事,農、畜合而為一,必有重利!」

趙構吃驚道:「你這三策、四策,怕是一策才對。」

方晨微微搖頭,他還沒說完,「五則利種,農種各不同,或產多、或產生,選優良之種,集中培養,劣種為糧。三年內,必有改觀,代代精選,糧種隻多不少,增產增收不再成為一種空談。」

趙構已經陷入陳默,這育種之事,他還真不了解,不好直接開口。

「六則」

緊隨其後,方晨又說出剩下五策,減免雜稅統一稅收政策;選取最會種地的老農,全國各地傳授農事經驗,增加百姓務農知識;宣揚農事之利,選取代表人物,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大宋境內宣傳造勢,樹立典型

聽得趙構雙目瞪圓,眼中滿是驚嘆。

如此想法,實在是聞所未聞,聽上去匪夷所思。

負責抄錄的張浚,不時還會提出疑問,讓方晨解答心中之惑。

等到一切說完,這治農十策,趙構和張浚君臣二人,算是徹底記在了心中,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纏綿入骨:總裁好好愛 纏綿入骨:總裁好好愛 三國第一軍師? 美眷嬌妻:呆萌老公好幸福 疼妻入骨:總裁好好愛 平凡女的末世修仙錄 霍少的下堂妻 重生女神:天價狂妻已上線 重生千金的復仇遊戲 重生後她是皇上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