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各自推測(1 / 2)

加入書籤

董小唯說道:「告訴你也沒什麼。根據我們的推斷,撫仙湖古城的沉沒與上古巫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有人用錯了巫術,才導致古城沉沒湖底。我來撫仙湖的目的,就是為了查明誰在撫仙湖使用了什麼巫術。」

我看向董小唯道:「你準備帶走那樣巫門秘術?」

「你到底是不是神門傳人?」董小唯詫異地看向我道,「你們所做的事情不是跟我相同嗎?」

我根本就不知道董小唯所說的神門究竟是什麼意思,乾脆直接岔開了話題:「這麼說,即使我們不來雲南,你自己也會到撫仙湖?」

「對。」董小唯輕描淡寫地說道,「所以說,人活著就是生死有命。如果沒有那麼多陰差陽錯,誰都不會死。你說呢?」

我看向董小唯時已經再也難以掩飾自己眼中的冷意:「你把所有人的死都歸結於命運?」

董小唯露出了一個笑容:「接受不了我的理論對嗎?江湖千變萬化,江湖人自然隨波逐流。等到你的人生發生了改變,你的心態自然會隨之改變,這就是江湖。」

我正想反駁之間,葉尋卻輕輕碰了我一下:「你看前麵。」

我們前方已經出現了一座橫貫山洞的階梯型高台,高台最頂端矗立著一座四足銅鼎,銅鼎左下方則是一座石質的王座。

董小唯的目光在王座和巨鼎之間來回掃視了幾次之後才說道:「王歡,你怎麼看?」

我沉默了片刻才說道:「按照常理,王座和銅鼎不應該是並排安放。王座象征王權,代表著人間無上的權威;銅鼎是國之重器,同樣象征著王權。兩者之間可以共存,但是不應該被安放在同一個地方。」

我看著高台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兩件東西應該不是出自同一國都。王座應該來自被莊蹻消滅的部落,而青銅鼎應該是出自楚人之手。」

董小唯低聲道:「你的意思是,兩者之間的文化並存了?這可能嗎?」

我沉聲道:「沒有什麼不可能。雖然楚文化要高於雲南的原始部落,但是莊蹻想要文治蠻荒的話,隻怕要經歷幾十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見效,最快的辦法就是巫治蠻荒。比起相對先進的文化,土著更容易接受神明的指引。但是……」

我話鋒接著一轉道:「想要用一個神明去代替另外一個神明,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莊蹻把楚國巫文化與當地巫師結合在一起用來統治滇國也就可以理解了。」

董小唯似笑非笑地看向我道:「你隻說了一半的實話。上去看看。」

我其實連一半的實話都沒說。要是我沒弄錯,王座和大鼎其實就是共存的巫門儀式,那位坐在王座上的人並不一定就得是部落之王,部落的巫師也有可能是王座的主宰。

撫仙湖部落很可能是以鮫魚為神的原始部落,部落之王也就是鮫王的化身。在古部落中,巫師就是王者的事情並非沒有。

我正在低頭忖思時,董小唯卻開口道:「王歡,你看看大鼎上的字你認不認識。」

我順著董小唯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時,果然看見銅鼎一側刻滿了文字。我繞著銅鼎轉了兩圈,卻發現銅鼎兩麵刻著圖畫,另外兩邊卻是怪異難懂的文字。

我輕輕撫扌莫著鼎身道:「這是金文?」

我繼續說道:「按照史料,刻錄在青銅鍾或鼎上的文字被稱之為金文,或者鍾鼎文。金文起源於商,盛行於周代,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金文與甲骨文一脈相承,近似於圖畫。已知的金文大概有三千多字,被學者成功破解的文字僅有一千八百多字。我對金文一竅不通,就是給我本金文字典,我也不可能完全破解上麵的文字。」

董小唯走到我身邊沉下聲音道:「你沒說實話吧?」

我微微惱怒道:「我說的就是實話。你現在把這個大鼎送到專家手裡,他們也未必能一下翻譯過來,更何況……」

我的話隻說了一半,就看見董小唯的手下舉起槍來對準了葉尋的腦袋。

葉尋隻是冷眼往那五六隻槍口上看了一下,就把目光轉向了董小唯。

董小唯淡淡地說道:「我們既然在合作,那就需要誠意。神門弟子一向見多識廣,我不想聽見『什麼都不知道』這幾個字。你再這樣,就會有很嚴重的事情發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巫在回歸 惟願初見似隨心 大周昏君 血手書生 機甲天魔 絕世武聖 賽亞人時代 山海潮紀 我隻是個穿越者 華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