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往事(一)(2 / 2)

加入書籤

大太監說完,金鑾殿內依舊是一片靜謐,文武百官都陷入方才的重擊之中,暗暗驚嘆。

要知道方才進殿之時,秦煥可還未到,等皇帝到時跪拜起身,他才出現在前頭。

這說明什麼?

說明方才,他是與皇帝一起進的金鑾殿,可那位大太監可隻喊了一句皇上駕到——

細思極恐,難不成九千歲竟這般毫無遮掩了?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陰沉著一張臉,看下頭沒人講話,道了句「若眾卿都無事上奏,那就退朝吧——」

皇帝開了口,文武百官才陡然清醒了過來。

大慶現在雖無內憂外患,但大大小小的事情還是不少,前不久就因為北方水患出現了不少百姓流離失所。

有關後續的賑災之事,百官各抒己見,有意見相左的甚至還吵了起來。

今日早朝除了一開始短暫的尷尬外,和平日裡沒什麼不同。

小皇帝退朝離開後,文武百官陸續退出大殿。

走在最前頭的,自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大人。

秦煥此人,大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今年二十有三,卻已經名聲鵲起,在民間毀譽參半。

先帝在世時,他原是突然出現在先帝身邊的一個小小太監,本來隻是比較討先帝歡心,不知從何時演變成先帝的心腹。

他十三歲起便和先帝的其他皇子一同上書房,當時教習他們的夫子本不喜歡秦煥,可教著教著卻發現,這孩子悟性極高,天資聰穎,竟然在眾學子之中一騎絕塵,將皇帝的皇子都比了下去。

兩年後出師,經他手寫出的策論,連當朝宰相都找不出錯處,最後隻能拜服,將他手寫的策論擺在府上,每日都要翻上三兩次才算,後來更是傳出,當年的科舉若他能參加,狀元郎必定易主的說法。

當時的傳聞,民間沒有多少人相信,大批的舉子還是認為他是沽名釣譽之輩,可這也並未阻擋他的前途。

人人都傳,秦煥出師後的下一步,一定是要弄權了,可誰想到,慶帝竟然讓他跟著大軍戍邊去了。

得知此事,朝堂之上禦史高官紛紛喜不自勝,心想皇帝終於開了眼,將這個心機叵測的未來大奸佞趕走了。

雖然不是處死,但也等同於流放。

戍邊豈是易事,更何況還是一個小小的閹人,想必在那樣風吹日曬的地方,也活不長久。

可誰也沒有想到,在他們看來必死無疑的秦煥,竟然在去邊塞兩年後,風聲鵲起,從一個小小的將士一步步往上爬,最終將那塊虎符死死攥在了手心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浪姐從抽盲盒開始 風雲龍婿 我的妹妹是修仙大佬 我有係統問天闕 元華傘 農家小王妃 紫羅蘭織夢 黑化後女主又穩又狠 反派她不想拆CP 開局撿到一隻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