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2)

加入書籤

馬超,在羅灌水先生的《三國演義》裡,是極度被偏愛的存在。每次亮相,都不吝筆墨,各種洋洋灑灑、極盡華美的辭章與高光。

這個統領西涼鐵騎,在渭水邊殺得曹操割須棄袍,還說出「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的男人,加入季漢陣營後,名列「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自然是杜撰,不過歷史上一紙《漢中王勸進表》,倒直接將真實的馬超抬在了首位。

明明是個空降,卻力壓劉備麾下所有的老臣。

軍職和爵位,那就更不用提。一投奔,便被封平西將軍,而此時關張趙還是雜號。劉備稱王後,晉左將軍。

左將軍,是劉備自己獨一份,顯擺了大半輩子的榮耀。

地位可見一斑。

但,尊榮並不代表實權。真實情況,是高高的捧,輕輕的放。

可能也因為這個原因,馬超最後鬱鬱而終,享年不過四十多。

為什麼會如此?

看著眼前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的青年領袖,楊瀠隻感慨風雲變幻,命途多舛。

馬超,從來都不是屈居人下的臣僚,他依附劉備前,乃與其地位相等、割據邊陲的一鎮諸侯。

出身好,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到了祖父這一輩,雖家道中落,隻能留居隴右,迎娶羌女,但家風勇冠,在涼州有極重的威望。

長得帥,名副其實的漢羌混血,被譽為「錦」馬超。錦,逸群也。

有這樣外形評價的人在演義裡不多,大體不過美孫郎、美周郎、錦帆賊甘寧這屈指可數的幾位。

武力高,卷生卷死的一眾軍閥裡,打羌氐像刷經驗包,以小輩之姿名震西涼,與各家長者平起平坐。

聲威到了什麼地步?劉備包圍成都時,久攻不下,劉璋仗著精兵三萬,餘糧兩年,誓要與同室操戈的皇叔槓到底。

然後馬超來了。兵臨池下,劉璋從心灰意冷,到開城獻降,不過短短數日。

成都兵不血刃。

這樣一個操作猛如虎,比當年呂布隻高不低的人,誰能大用,誰又敢大用。

青梅煮酒論英雄,寄居許都的劉備,聽到雷聲掉了筷子。

雷聲雖大,嚇人的卻是曹操的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寬厚,比之曹操,待馬超必不薄。但蜀中群臣則未必。

作為稱霸了一輩子的野心家,馬超就算過得去心裡那道坎,日子也肯定小心謹慎,如履薄冰。

英雄落幕,一抔黃土。

悲涼歸悲涼,卻一點都不冤枉。

將時間拉回到靈帝在位前。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揭開了亂世的序幕。但事實上,黃巾軍被鎮壓得很快,雖養肥了未來混戰的諸侯,對王朝本身的影響微乎其微。

東漢朝廷,還能苟。

真正敲響國家喪鍾的源頭,在函穀關以西。

關隴這片區域,各民族混居,是武德極為充沛的場所。周、秦皆崛起於西部,何況歷來的「關西出將、關東出相」。

到了漢末,羌氐高興就降,不高興就叛,民風特別彪悍。最頭疼的時候,朝廷甚至差點擺爛,把整個涼州開除算完。

萬幸,還有「涼州三明」。

皇甫規、段熲與張奐,為邊疆安寧獻出了功勛卓著的力量。

賈詡早年被氐人抓獲,曾謊稱自己是段熲的外孫,果然被放。賈詡很聰明,氐人也是真的被段熲打怕了。

涼州派出生入死,勞苦功高,回頭凱旋歸朝,功勞簿裡卻排不上號。王朝係統性、歷史性的歧視,幾乎是心照不宣的明牌狀態。

強猛如段熲,最後也隻落了個下大獄,被文官逼得服鴆自盡的下場。

這也是後來,董卓會撕掉大漢戶口本的根本原因。

既然變不成帝國白細胞,那就變成癌細胞。涼州派一拍大腿,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黃巾爆發的同年,先零羌、枹罕群盜自立,推舉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

北宮伯玉、李文侯,原本是湟中義從,招安的胡羌。涼州三明死了,下麵鎮不住了。

沒過多久,邊章、韓遂這樣的漢將緊隨其後,跟著造了反。

下一年,王國、馬騰也擁兵響應。勢如破竹,直接打到了三輔。

整個涼州,全部倒戈。

大名鼎鼎的董卓,跟隨皇甫嵩平叛,就這麼被推上了歷史舞台。

涼州人互毆,還發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黑天鵝事件——兩軍對壘,持久戰眼看已不可避免,十一月某夜,一群流星劃過天際,好巧不巧砸在了叛軍營裡。

大火燒起來,夤夜亮如白晝。

東漢迷信讖緯,這樣的天滑,被叛軍視為不祥的征兆,於是收拾包袱,打道回府。

涼州徹底脫離了掌控。

董卓也聲震朝野。

天意不助劉。沒有這場流星,袁紹借力打力,未必會想到董卓。如果董卓非涼州籍,未必會受到那麼嚴重的排擠。

歷史沒有未必。

大權在握,還要看人臉色?原本真想有所建樹的董卓將桌子一掀,來吧,互相捅刀!

將朝廷戕害得千瘡百孔後,董卓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可以在文野開原神馬甲嗎 [鬼滅之刃]那隻貓頭鷹好燙人 靈守:鎮收邪祟,守人間安寧 猛鬼飯店 求生之路:雪原襲殺九萬裡 四合院:從逃荒開始逆天 巨野星空的未來世界 天尊玉帝 閃婚後,顧總多了份財產 女尊反穿七零,生活如此多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