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風俗習慣(1 / 2)

加入書籤

白憶昔翻過一頁,是講傈僳族的風俗習慣。

(群眾稱一年一度的年節為「闊時」。怒江地區的傈僳族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主要以對物候的觀察來決定過年的時間,因此沒有統一、確定的日期,但一般均在夏歷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這段時期內,即櫻桃花開季節。

年節期間,習慣上都要舂秈米粑和糯玉米粑,並釀製香醇的水酒。為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和糧食豐收,每一家都要將第一臼舂出的秈米粑放少許在桃、梨等果樹上;有的地方在吃飯前先盛一小碗讓狗吃,據說是表示對狗給人世間帶來穀種的回敬。

年節的第一天,各地的男女青年都要盛裝打扮,聚集到所屬村寨的公共場所——打場,舉行射弩、跳舞、對歌等活動,這是青年男女互相吐露愛情,定親結友的大好時機。

男青年們常以高超的射箭技藝來贏得姑娘們的愛情,有的青年男女則以優美的舞姿和悠揚的歌聲來表達雙方的愛慕之情。一旦彼此有相愛的情意,相互則要以禮品相贈。許多男女青年就是通過這種活動定下終身的。

春節期間,怒江峽穀的傈僳族人民還有「春浴」的風尚。凡沿江兩岸有溫泉的地方,都是人們歡聚沐浴的場所。

前往「春浴」的人們,都要帶著年食、行李在離溫泉不遠的地方搭起竹棚,或找岩洞歇息。一般都要在溫泉住上三五天,有的每天洗浴五、六次之多,認為這樣才能消除疾病,增強免疫力,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勞動生產。

在六庫附近的溫泉地區,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形成了群眾性的「湯泉賽詩會」。屆時,附近十幾裡、幾十裡的歌手們都要聚會在這裡賽詩對歌。

人們一麵賽詩對歌,一麵品嘗各自帶來的美酒佳餚。「闊時節」現已定為怒江州傈僳族共同歡度的一個民族節日,時間為每年公歷12月20日。過節期間,有唱歌比賽、射弩比賽、過溜索比賽、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和一年一度的「澡塘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開局居然成了假太監 我在獸世休病假 將軍請吃糖 有點想你了 重生後,我在娛樂圈養老 都市風流小醫仙 在魔教摸爬滾打的那些日子 京劇貓之成為反派的姐姐 玄幻:我真沒想擺爛啊 不太正經的修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