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北伐(1 / 2)

加入書籤

雖然很頭疼,但對這種局麵,柯崇雲早有預料,心裡也早已做好的腹案。

一個月後,議會結束,雖不那麼完美,但總體還算圓滿。

甚至正是因為大多數議員沒讀過什麼書,柯崇雲的親民仁德的形象反而更能夠打動他們,朝廷所行之法也順利通過了議會的審議。

這些一千多位議員怎麼說也是各地百姓選舉出來,在當地頗有名望,柯崇雲與他們親近,親自與他們談心,解說朝廷法令,可以預料,等這些議員返回地方,朝廷的政策將會更加容易展開。

「臣等告退!」

垂拱殿內,九名由議會選出的第一屆參議員躬身告辭。

參議員是由議員們自行選舉出來的議員,會留在朝堂中監督朝廷政令,有風聞奏事之權,並負責組織下一屆的百姓議會,直到下一屆議會選舉新的參議員。

柯崇雲微笑著目送九人離去。

「終於結束了!好累,再這麼下去,早晚要累死……」等幾人走遠,柯崇雲才忍不住噓了口氣,看起來有點有失皇帝的威嚴。

好在此刻垂拱殿內隻有楊康一人。

楊康笑道:「陛下內功蓋世,必然長命百歲。」

柯崇雲道:「你我師兄弟,又何必說這些奉承話,說起來,這次議會能夠圓滿完成還要多虧師兄,特別是你安排的托兒,省了我不少口水。」

楊康聞言臉頰肌肉輕輕一跳,雖然柯崇雲這話說得隨意,卻點出了自己暗中乾涉議會決策的手段。

這事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

楊康自問並無私心,便笑道:「就知道瞞不過陛下!」

柯崇雲自然看出他表情的輕微變化,點到即止,轉而道:「議會至此已入正軌,皆是師兄組織得力,今秋糧食豐收,如今人心歸附,待明年夏收之後,便可再征兵二十萬,北伐可期,這全是師兄的功勞,如今議會已經步入正軌,接下來師兄便去吏部任考功司司長,可好?」

吏部素有六部之首美譽,而考功司更是掌握了官員政績考評,等於是握住了官員升降的命脈,可以說是吏部中最緊要的實權部門。

楊康推辭道:「我雖然沒出家,但也算半個道士,行政院的事情,怕是做不來!」

柯崇雲又道:「如此不如入軍機處參謀部?」

楊康麵露苦笑,道:「皇城我定是呆不住的,陛下你還是莫要為難我了,隨便給我一個外派的差事便好。」

柯崇雲忽然大笑起來,道:「就知道師兄會如此選擇,這個任務你可莫要再推辭了!」說罷從一堆奏章裡翻出一封密信出來,遞了過去。

楊康展開密信,掃視一遍,臉色微沉,問道:「竟有此事,這趙竑好大膽子,竟敢勾結蒙古,追殺三槍兄弟,這偽宋國祚我看也是沒必要存在了,隻是這丐幫?」

原來這密信竟張三槍遣人送來的。

一個多月前,柯崇雲從波斯明教中人口中,得知蒙古從波斯走海路前往南宋,想要結盟,便請張三槍提前入南宋,破壞結盟。

張三槍雖及時趕到了臨安,卻發現蒙古使者已經與南宋朝廷達成約定,準備不日便行結盟之禮。

於是他便暗中發動人手,潛入驛館,準備刺殺蒙古使者,不料使者中竟有高手。

刺殺失敗。

張三槍被南宋朝廷大軍圍剿,如今躲入了明教江西分舵養傷。

密信中還提到有丐幫弟子泄露情報,使得刺殺失敗。

柯崇雲道:「當日我請三哥入宋,破壞兩方結盟,為保穩妥,特意去信給丐幫的魯有腳長老,讓他幫襯一二,以咱們與丐幫的關係,料想他們就算不幫,也定不會搗亂,隻是這信中未曾細說,這事情頗為棘手,師兄弟中,怕也隻有師兄你有本事把事情辦好了!」

楊康想了想,道:「丐幫那邊沒有消息傳回麼?」

柯崇雲搖了搖頭。

楊康便道:「那我便去一趟吧,隻是宋蒙結盟一事,頗為棘手,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柯崇雲聞言忽然一笑:「師兄不是說了麼,偽宋國祚的確沒有必要存在了!至於蒙古使者,多半不敢由中原返回大漠,便不用管了,反正隻要在蒙古發兵之時,偽宋自顧不暇,咱們也不用腹背受敵了!」

楊康心思何等機敏,立馬明白過來,道:「讓明教在南宋發動起義麼,怕是力有不殆,除非……我明白了,待我與三槍兄弟匯合,便去鐵掌幫!」

柯崇雲點了點頭:「就知道此事交給師兄你絕對沒錯!」

「事不宜遲,我這便動身!」

楊康辭別柯崇雲,便往南去,兩日後抵達七俠山,準備找裘千尺求一封書信。

朱聰如今在朝為禮部尚書,裘千尺因為惱他在華山之上不肯替兄長說話,加上七歲的小女兒朱綠萼還在七俠山念書,於是便沒有住在開封,而是返回了七俠山照顧女兒。

聽到楊康說明來意,裘千尺也想回鐵掌幫看看兒子,還有他的二哥裘千仞。

裘千仞在華山之上心神受到沖擊,雖未跟一燈大師出家為僧,回到了鐵掌幫,但意誌消沉,也讓裘千尺放心不下。

楊康還要先去江西,尋張三槍。

於是兩人分頭行動,裘千尺獨自先自去鐵掌幫。

二人約定十一月十五在洞庭湖匯合。

洞庭湖君山乃是丐幫總舵所在,正好順便將丐幫弟子泄露情報的事情一並查清楚。

這計劃本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楊康過了長江進入江南西路地界之後,卻遇到了意外,因此又多耽擱了十餘日,直到月底才同張三槍一道抵達洞庭湖,與裘千丈裘千尺兄妹匯合。

而就在這個月的時間裡,北方的戰局又起了變化。

紮木合率領西征的大軍攜大勝之勢,全麵攻打西夏。

哲別在與博爾術在西夏拉鋸的這大半年時間裡,名義上是在支援西夏,其實是將西夏當作了練兵場,一邊作戰,一邊訓練士卒。

華國在西北戰區屯有十三萬大軍,哲別每次都隻統帥四五萬人與博爾術作戰,每隔月餘便輪換一批,博爾術開始的時候還能憑借騎兵機動的優勢,以及西夏降兵配合占據上風,但哲別不斷有生力軍輪換,到了後麵已經反而壓過了博爾術一頭。

若不是紮木合十五萬大軍傾巢而來,博爾術必定敗亡。

紮木合主力大舉入侵西夏,哲別自然難有勝算,於是率兵退守黃河南岸,與蒙古大軍隔河對峙。

哲別大軍既撤,西夏無力獨自支撐,都城中興府被圍不過七日便感不支,西夏皇帝李德旺驚懼而亡,西夏貴族文武大臣在清平郡王率領下出城請降,西夏國滅。

如此,西夏與華國的協議自然作廢。

不過華國也並非一無所獲。

首先西夏國原本黃河以南,以及河套地區的土地此刻自然盡數歸入華國。

其次便是人口。

就在哲別入西夏作戰的這大半年,柯鎮惡夫妻也同時安排了人手將西夏的災民往南遷徙。

西夏這些年國力損耗巨大,原本巔峰時期人口也不過兩百萬,戰前已經不足百萬,其中就有盡五十萬遷入了隴右,擴充了隴右的人口,其中婦女、孩童居多,青壯不足五萬,老者不過萬。

沒能遷移的人口要麼死於戰亂,要麼淪為了紮木合的奴隸,成為蒙古大軍的馬前卒。

名義上西夏被蒙古所滅,實際上可以說是蒙古與華國共同瓜分了西夏。

西夏的土地三七分,蒙古獨占七分,人口華國占六分,蒙古占四分,倒是金銀財貨,全都落入了蒙古人手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拿太子劇本後我和反派he了 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 跨越時空皆為你 沈知心傅承景 龍鳳雙寶:神醫娘親藥翻天 第一狂婿 網遊之非玩家角色 英雄異界 天鳳出關 帝神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