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天下一統,祖龍翻身(1 / 2)

加入書籤

紮木合死亡的消息,最後還是孟珙從北邊獲得,然後傳入了蜀中,那已經是一個月後。

跟信使幾乎同時到來的還有朱子柳與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

經過介紹,柯鎮惡才知道這人竟是大理皇帝段智祥的兒子段祥興,也就是一燈大師的孫子。

原來大理滅國的消息終究傳到了桃源。

得到消息後,饒是一燈大師的心性,仍舊忍不住悲傷,遂同三位弟子一同回了一趟大理。

那時霍都主力在樂山,四人設法救出了被軟禁的大理皇帝段智祥、段祥興父子藏身於天龍寺中。

段智祥的妃嬪被蒙古人糟蹋,段智祥自覺無顏見人,直接剃度出家。一燈大師便在寺中寬慰他。

漁耕讀三人見蒙古人占據大理之後,不知教化,肆意掠奪,大理百姓民不聊生,便想要擁立段祥興登基,招攬舊部,將蒙古人趕出大理,順便也為樵夫古青山報仇。

不過這個想法卻被一燈大師否定了:「家國覆滅,是段氏失德,已經不配再當大理的主人,以後段氏子孫還是本本份份做普通人吧!」

段祥興有些不甘心,道:「就算不當皇帝,母後的仇也是要報的!」

「冤冤相報何時了!」一燈大師嘆了口氣,見孫子眼神執著,便不再阻止,「也罷,既然你想做,便去做吧!」

於是四人便分頭行事。

漁夫原本是大理的水軍都督,農夫是禁軍總管,便分頭往各地招攬舊部。

朱子柳則陪著段祥興來到蜀中,尋求援助。

如今蜀中共有兵力十二萬,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整編,眾將皆有心出蜀追殺蒙古人。

特別是原蜀中將領,好多好友親朋死在了蒙古人的屠刀之下,都想要報仇雪恨。

入境蒙古人雖退出蜀中,但從大理到蜀中這一路上還有許多據點被蒙古人占領,若不拔出,日後蒙古大軍卷土重來,這些都將是他們沿途有力的補給點。

如今大理國前來求援,眾將皆覺得時機已至。

於是商議後決定,留四萬大軍防守蜀中,餘下八萬大軍齊出,前往大理。

霍都征大理,自己本部兵馬五萬,藏地諸部共出兵三萬,術赤麾下又有五萬,共計十三萬大軍。

在攻打大理以及後續征伐周邊各部落時陸續折損兩萬多,但是因為大理投降,所以又補充了四五萬人,加上收編了周邊少數民族武裝勢力,人馬共計十六萬,是華軍的兩倍。

不過好在精銳的蒙古戰士隻有七萬多,不到八萬了,其餘大理和烏斯藏貴族士兵戰力都一般,又豈是大理降兵,戰意極端底下,隻比蒙古人抓捕的大理奴隸稍強一點。

因為蒙古人對待占領之地多以掠奪鎮壓為主,各地叛亂不斷,又豈是在漁夫和農夫開始招募舊部之後,各地義軍紛紛聚集,就連歸降蒙古的大理士卒也開始紛紛倒戈。

所以蒙古真正能派得上用場的隻有蒙古本部兵馬和烏斯藏貴族兵,以及幾個少時民族部落武裝,加起來剛十萬出頭。

更關鍵的是,霍都在回去繼承汗位的時候又帶走了一萬親衛,留在這邊的蒙古主力隻剩下了六萬,總兵力不足十萬。

至此從兵力上看,蒙古軍已經不占優勢了。

隻是霍都征伐大理,乃是想要以之為跳板,圖謀中原,否則最好的選擇是大軍撤出大理,返回烏斯藏。

霍都也明白,自己帶走一萬親軍,大理這邊的局勢可能會受挫,所以臨走前下令,蒙古士兵收縮兵力,主力駐守在大理城,憑借著龍首關和龍尾關應該能夠支撐到他即位後歸來。

那時候他繼承了汗位,能夠指揮的人馬更多,必定能夠打入蜀中,威懾中原。

隻是他到底還是小看了華軍。

這次柯鎮惡帶入蜀地的都是他親自訓練,精通山地特種作戰的精銳,而南希仁統帥的五萬大軍中有五千重甲步兵,五千火器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又有朱子柳、段祥興親自帶路,一路收復失地,一個月不到便殺到了大理城。

大理境內各城紛紛響應,漁夫農夫二人也帶著招募的五萬大理義軍與華國援軍會師。

開元三九二五年,一月,柯鎮惡趁著夜色潛入龍首關,打開關門。

龍首關被破,十三萬大軍攻占大理城。

蒙古大軍死傷慘重,最後隻有三萬蒙古兵以及少數烏斯藏兵逃出了大理。

潰兵在拔都的指揮下退回瀾滄江以西,據地利而守。

大理全境皆復。

朱子柳等人準備擁立段祥興登基,柯崇風卻私下裡對段祥興說:「你如果當了大理國皇帝,我們華國大軍自然會撤回蜀中。大理經歷戰亂,人口銳減,總兵力不過五六萬,蒙古人這次吃了大虧,等霍都繼承汗位,必然帥大軍復仇,到時候蜀中的軍隊恐怕來不及支援。」

段祥興自然能夠聽出話中威脅的意思。

華國立國不過四年,但野心已經完全顯露出來。荊湖、漢中、蜀中,華軍所過之處,基本都會並入華國版圖。

若是柯崇雲在此,考慮到與一燈大師的關係,多半不會生出取大理的心思,但是柯崇風卻沒有這個顧慮。

大不了回去被大哥罵一頓,況且這話本就是離開錦官城時,馮蘅偷偷示意他說的。

他相信以父親柯鎮惡的本事,多半也是知道這回事的,他既然沒有來阻止,便說明,柯鎮惡自己也是同意這麼做的。

事實正如柯崇風所想,柯鎮惡的確是同意將整個彩雲之南並入華國版圖的,在別人眼中,這是侵占他人國土,而在柯鎮惡眼裡,這其實是統一。

不過礙於與一燈大師的關係,他不方便開口,馮蘅也了解自己丈夫,所以便讓兒子出這個頭。

段祥興將此事與一燈大師和朱子柳等人說了。漁夫和樵夫自然義憤填膺,朱子柳心中雖然不喜,但總歸沒有說什麼。

一燈大師卻道:「大理段氏統治大理數百年,享受百姓供奉,卻沒能保護好他們,從這個位置上退下來也好,我觀華國之政,善待百姓,這也是百姓之福。」

一燈大師篤信佛法,待人真誠和善,講義氣,從為人上來看是個好人,但作為皇帝卻不是一個好皇帝,他在位時常因為閉關練功,長時間懈怠朝政,使得大理國的國力日漸衰落,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對皇權皇位全無興趣,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也不奇怪。

段祥興見自己的爺爺也不支持自己,隻能放棄大理的皇位,同意將大理國並入華國。

到了這個時候,柯鎮惡終於開口,道:「既然如此,便設彩雲自治省,段公子暫時擔任這第一屆高官吧!」

段祥興問道:「何為自治省,何為高官?」

柯鎮惡道簡單解釋了一番,段祥興才恍然道:「所以我這高官隻有執政之權,卻無兵權,那何人領兵?」

柯鎮惡道:「暫時由我四弟南希仁統領,待徹底解決蒙古之患,再做調整便好?」

段祥興又問道:「高官可世襲否?」

柯鎮惡搖頭道:「不可世襲,不過自治省的高官由治下百姓選舉,若段氏有才德兼備的晚輩,未嘗沒有再當高官的機會,段公子任滿之後,若政績拔擢,也可入京城執宰天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拿太子劇本後我和反派he了 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 跨越時空皆為你 沈知心傅承景 龍鳳雙寶:神醫娘親藥翻天 第一狂婿 網遊之非玩家角色 英雄異界 天鳳出關 帝神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