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一飯之恩(2 / 2)

加入書籤

不多時有人送來飯菜,顧清泉笑道:「你便住在我屋中罷,咱們也可以搭個伴。反正也有一張空床。咱們師兄弟今天就一起晚飯罷,你中午什麼都沒吃。就算是我為你接風,你可不要笑我借花獻佛。」

桌上一盤葷菜兩盤素菜和一碗湯,十分簡單。韓一鳴自昨日起便粒米未進,上了靈山也隻喝了兩杯茶水。經歷離奇,怪事不斷,哪有心思顧到這些,總不覺得餓。此時見了飯菜,忽然覺得十分飢餓。雖說那幾個菜看上去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吃在口中,卻是說不出來的美味。蔬菜是前所未有的清脆甜嫩,肉片無比鮮嫩,連米飯都是香味撲鼻,一連吃了三大碗飯,這才有些飽足。

顧清泉笑道:「怎麼樣?味道不錯罷?」韓一鳴道:「十分美味。」顧清泉笑道:「當然了,丁師兄的手藝,誰吃了都說好。這便是身修的一種。」韓一鳴大奇,道:「這也算修行?」顧清泉笑道:「怎麼不算?文武皆可悟道,那就沒有什麼事情不能悟道。不瞞你說,這便是靈山派與別派不同的地方。別的派中,修道就隻有文修、武修、文武雙修。別派的術修,就是指專修法術,至多不過加上燒丹煉汞。而我派的祖師說所謂道,便是各人對自己專心至致的事情的領悟。有了領悟,便是有了起悟。由起悟,推及身周事物,慢慢參透,方叫入道。至於悟道,師尊們都說,祖師說過要真正參透道,不止修為要極高,還要極為聰慧,恰逢了機緣,方能悟道。咱們差得遠著呢。」

韓一鳴也不由得點頭,片刻之後問:「哦,那這位丁兄便是專心至致修習廚下之事嗎?」顧清泉笑道:「難道師弟認為此事難登大雅之堂,便算不得悟道嗎?」韓一鳴確是如此所想,他自小到大,都遠離庖廚,認為此等事務都是三六九等中的末等,因此聽見由此入道,不覺十分訝異。

顧清泉笑道:「術本無高低貴賤之分,道也就不該有高低貴賤之別。因此從何處起悟,皆是起悟。丁師兄自小家中貧困,家中原有四個姐姐,後來也不知流落何方去了。其實在這裡的師兄弟,大多都曾經歷過貧困。他自小便沒學過書字,後來又遇災荒,一家人四處乞討,父母都沒能活下來。幸而他年輕力壯,四處乞討,總算是活了下來。丁師兄活下來之後,四處做苦力,這日正好買得一小罐糙米,在棲身的破屋子裡煮來吃。正煮著,下起大雨來,五師叔自他門前路過。他見雨大,就邀請五師叔進破屋裡來避雨,待飯熟之後又請五師叔同吃。五師叔分得他一碗米飯,便問他為何會招呼一個路人同吃?他說,他當年肚餓極了之時,什麼都吃過。他能活下來,也全靠好心人省出來的一口米飯,自那之後他隻要有吃食,都會分給路人。有嫌棄的,也有如不嫌棄的,比如咱們五師叔。五師叔便問他最想做什麼?他說如若可能,甘願做一個好的廚子。當年餓怕了,隻想能夠吃飽,後來能夠填飽自己的肚子了,卻做得很難吃,白白糟蹋了這些糧米。五師叔也問他,別人不領他的好心,他又如何?他卻說管不了這許多,別人要怎樣想,那是別人的事。他從來都不去想別人會怎樣看待,他說這是他在還當日乞討時所得的一飯之恩。五師叔又問他,別人不受這恩,又當如何?丁師兄隻說,這隻是還昔日所受之恩,不是施恩。別人不受,不強人所難,不該因自己有這樣的念頭勉強他人。受與不受,也全由個人。他人若受授,他心中歡喜。他人不願受授,他也不會傷心難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武神血脈 絕望歸來 殘唐隱龍 無限之怒血進化 鬥羅之成就係統 談個女友修個仙 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長樂公主 最強雄獅 巫女駕到:娘子,你別逃 案發現場捉拿傲嬌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