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申城,我來了!(1 / 2)

加入書籤

第48章 申城,我來了!

拆後殼工序要比較很長時間,方柏騎車出門一趟,到上次買b機的店再次買了一個b機,127在申城也開有服務台,可以異地尋呼,並不影響使用,一般是免費漫遊。

然後到汽車客運站買去申城的車票,下午四點有一趟,明早才到,有臥鋪,票價也不便宜。

沒有高速,而且路況不是很好,再考慮到如今車的性能,速度就是這麼慢。

除了大巴車,也可以到蒼南龍港坐輪船到達申城,時間要24小時,他是受不了乘坐那麼長時間,但票價比較便宜,不少人選擇這個,要是暈船就不適合坐船。

現在還沒開通到申城的火車,隻能選擇輪船或汽車。

買了汽車票,方柏回租房收拾行李。

整理行李時,母親問他坐輪船還是坐汽車。

「媽,我坐汽車,輪船太久了。」

「哦,那我給你準備路上吃的,煮雞蛋和鹵雞腿怎麼樣,還有什麼想吃的,媽給你準備。」

「下午四點的車,明天早上就到了,不用準備那麼多,我三點多鍾吃頓飯再走,路上準備兩個雞蛋兩瓶水就行了,不用雞腿。」

「還是多準備點吧,要坐車十幾個小時呢,萬一想吃沒得吃,買都沒地方買吶,我再給你買些零食。」

方柏點點頭:「那行吧,買一袋瓜子和一包餅乾就行了。」

劉鳳清聽到兒子同意了,下樓出門去買,方柏也下樓開始乾活。

方柏忙了一個上午,下午看書,下午三點吃頓飯,然後背著背包出發。

車站就在租房附近,走幾分鍾路就到了。

站在人來人往的汽車站前,看著旅客挑著或背著行李,方柏有些感慨,現在的溫城發展多快呀。

80年代時,溫城通過「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以專業市場為導向,以小城鎮為依托,以農村能人為骨乾」的發展模式完成了市場經濟初期階段的基本積累,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的歷史性跨越。

這個「時間滯差」,超前性,直接拉開了與其他城市的差距。

各城市還沒反應過來,溫城已經先跑了。

到了90年代初期,溫城已經完成第二次創業,工業化升級、城市化加快、國際化提升。

這個年代的溫城,經濟排在國內前列,兩個省城的gd都比不上它。

溫城到了90年代末,由於各種原因,相對於其它城市來說發展緩慢,比如由於土地少原因,許多工廠不得不麵臨著擴大規模再有錢也買不到土地的尷尬局麵,不得不離開溫城到其他城市發展。

方柏也認為土地是製約溫城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南西北都是山脈,而往東則是大海,隻能填海,前世也是如此搞,隻是還是跟不上發展需求。

當然,本地競爭太卷了,而其他城市和地區比溫城更具有發展潛力,有更多的機遇,溫城人湧向這些地方進擊。

方柏隻是溫城商人的一個縮影,在未來,由於土地稀缺原因,他也會離開溫城,把總部放在其他城市。

溫城的未來,他改變不了。

方柏嘆了口氣,走進車站。

等了一會,看到開往申城的大巴車駛進停位站。

車停後,乘客驗票上車,方柏也隨著人流排隊驗票上車。

剛走進車裡,他就聞到一股腐臭味和汽油味,忍不住捂著鼻子,同時觀察車廂內情況。

車子看上去挺新的,隻是車內部的座椅有些髒,估計都沒有清洗過。

對坐習慣動車的人來說,肯定不習慣髒亂臭的大巴車。

他行李不多,直接帶上車,那些挑著一大袋的旅客,就得把東西放在行李廂裡。

5排靠窗上鋪,這是方柏的座位。

他來之前,就準備好紙了,從背包裡抽出一遝紙把自己座位擦一遍,他才把背包放到座位上,再脫鞋上座位,把自己鞋子塞到臥鋪前的空格裡。

他身高176,勉強能躺下。

沒一會,車裡乘客越來越多,有不少人脫鞋,方柏聞到的鞋臭味更濃,隻好把窗打開透透氣。

不是他矯情,而是真的不習慣。

還好他的忍受力比較強,習慣了這種臭味後也能挺下來,別人都能坐,他沒理由不能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提前百年登陸鬥破 瑾瑜 陰影使徒 顛覆,這不是我的世界! 美上司辭退後的我,她後悔了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 我在九叔世界肝經驗 我以為你會看我 雷霆玄尊 穿成沙雕閨蜜的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