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大先生(1 / 2)

加入書籤

劉鬆年和吳東州兩人,正為田邊的莊稼爭執,一個說種得早了,一個說種得不早,是施肥少了,才顯得病懨懨的,要是能再施上一次肥,這秧苗幾天就能綠油油的。

季英也就聽聽,對於農事。他真的一竅不通,不過這也提醒了他,再怎麼修煉,一些常識,還是要知道。

這輛牛車走得極為悠閒,趕車的季英根本不追求速度,兩位先生一路話桑麻,讓季英學到了平時根本學不到的東西,像什麼秋分穀子割不得,寒露穀子養不得,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這些農諺,季英增加了更多的認知,原來耕種有那麼多的學問。

每到一處,不管是遇見鄰裡糾紛,還是旁聽官府斷案,劉鬆年和吳東州總要辯論一番,到最後,往往沒有一個最終結論,儒家和法家的學說,有共同之處,也有迥然不同的地方。

直到進了吳州地界,季英已經回過神過來,兩位先生在變著法子給自己上課呢,到星湖鎮後,季英要認領記名弟子,那些記名弟子,都是皇族子弟,要是調教得當,將來必當是棟梁之材,而那些皇家子弟,將來起的作用,要比一般的士子大多了,季英作為先生,當然要熟知世俗之事,兩位先生的苦心,可見一斑。

見季英鄭重其事施禮,劉鬆年大為寬慰,對著吳東州擠眉弄眼,言下之意,我這學生悟性怎樣,這還不是大青山最出挑的呢。

吳東州笑笑,老友學說有傳人,也是值得慶賀的事情,至於兩家學說之爭,幾千年了,一直沒有什麼定論,法家學說能延續,說明還是有存在的價值。

兩家學說孰高孰低,季英是不去評判的,這些東西,是搞學問的大先生們去考慮的事情,在大青山,不管是儒家經典還是法家學說,都是要學的,就是墨家的技巧之術,也是大青山子弟日常課程。

牛車堪堪走近星湖鎮,前麵拐彎的路口,出現了一群人,看穿著,是讀書人,最前麵,是一位兩鬢斑白的青衣老者,他一見牛車,立馬迎上前,遠遠就躬身施禮:「青蓮書院蘇鴻,見過吳院長,劉先生。」

待走近,蘇鴻又對季英施禮:「見過季仙師。」

吳東州跳下牛車,笑道:「蘇兄,多年不見,人是變老了,精氣神還是挺足啊!」

劉鬆年笑盈盈看著蘇鴻,當年的強驢,也成了一位大儒了,二十年前的一場大辯論中,他以一篇《民論》開局,一舉名動天下,得到了聖廟曾夫子的賞識 ,從此平步青雲,天慶十三年,卸任吏部尚書後,就來到了吳州,任青蓮書院院長。

青蓮書院在澧縣,離新平縣百裡之遙,與中州的京城書院和燕州白鹿書院一樣,是天下學子趨之若鶩的地方,特別是最近十幾年,吳州青蓮書院,出了不少才俊,連續幾屆科舉的狀元郎,都出自青蓮書院。

「蘇院長,消息這麼靈通,我們剛進星湖鎮,你們就正好來迎接!」劉鬆年道。

「我哪有什麼消息靈通,呶,這位大青山秦仙師才是真正的消息靈通,要不少秦仙師報信,我們就錯過了迎幾位先生的機會。」蘇鴻側過身,秦平軒上前一步:「大青山秦平軒,見過吳先生,劉先生。」

與季英招呼後,季英悄聲問道:「用的什麼法寶,居然知道我們的行程?」

「沒什麼法寶,兩隻雲雀而已,將你們的相貌一說,它們就刻意留意起來了,它們一日飛千裡,吳州四周的動靜,基本瞞不過它們。」秦平軒道。

「雲雀?這麼厲害!」

「無盡之海的開智的妖物,你說厲害不厲害,它們都是小師叔豢養的,讓鳳凰山的小嬸嬸帶回來了。」秦平軒接過韁繩,幫季英牽牛車,幾位先生,已經邊走邊聊,往鎮上去了。

季英與上前見禮的七八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一一見禮,秦平軒已經告知他,這幾人裡麵,要挑選五位大青山的記名弟子。

季英從秦平軒介紹中得知,五位皇族子弟,都是太宗皇帝幾位兄弟之後,與當今陛下,已經隔得比較遠了,世襲的爵位,有的已經降為縣男了。

去星湖鎮的路上,吳東州在車上笑著對劉鬆年道:「將來大青山要熱鬧了。」

劉鬆年淡淡一笑:「不過有利耳, 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淵之下,無所不入焉。」

……

幾位先生直接去了鎮上的學堂歇息,這原本是杜家私塾,前不久,不知道什麼原因,杜家的家主將私塾贈與了官府,且改名為星湖學堂,從今往後,星湖鎮所有適齡的兒童,都可以在學堂求學,而且不用給先生束脩,所有費用,都由杜家承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南城往事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 生命的最後兩年 帝後名之謀取天下 總裁的天價窮妻 罪妻來襲:總裁很偏執淩依然易瑾離. 漢末小士族 偏執大佬輕點寵 侯府商女 都市最強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