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吳家祖訓(1 / 2)

加入書籤

此地山村的早晨幽靜無比,偶爾才傳來一聲清脆的鳥鳴,查父一大早就興匆匆到柴房找肖雨,說肖雨的藥方神了,晚上喝的藥,早上就感覺好了不少,直到現在,手腳還是熱呼呼的。

肖雨一笑,告知查父用心調理,不到一月,寒症自會痊愈,不過今後不能在任性用涼水沐浴了,離開時,肖雨送了小女孩一枚五彩石,沙淨水中的石頭,非常讓人喜愛。

查父要送行,肖雨婉拒了,與查勇家人告辭後,就往村外走去,一些在村口閒聊的村民,都目送肖雨遠去,直到身影消失在山腳拐彎處,才紛紛去查勇家打聽消息。

……

縮地的神通,肖雨已經用得很嫻熟,這不,剛剛還在瀘州大明山,一瞬間,人已經到了大周慶州徽山府。

徽山,遠觀群峰巍峨,列岫參差,疊山萬狀,負氣爭高,蓬蒿卷地,古木雲平,鸞飛鳳舞,虎嘯猿鳴。近看清溪泠泠,有大河湯湯,洗盡陂甸川澤,沃野如茵。

自古以來,有天地鍾靈秀,徽州冠九州之說,徽山之地不光風景絕美,而且書香氣極足,歷朝歷代,從徽山府出仕的學子如過江之鯽。

在徽山府,最令人自豪的是此地製作的筆墨紙硯,特別是徽墨,還是歷代皇朝的貢品,至於其他的一些特產,根本無法與此相比,畢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腳夫萬忠今日沒有出去攬活,家中小兒已經六歲,到了上學讀書的年紀,聽說今天吳家學堂開門收人,不光有飯食供應,家境貧寒的子弟,還能收到兩身衣衫,至於一些資質出眾者,將來還可以去慶州徽山書院求學。

萬忠不想兒子和自己一樣,讀書少,隻能買些苦力度日,多讀書,將來至少也能做個賬房啥的,用不著風裡來雨裡去的。

吳家學堂在徽山城外,離吳家的莊園不過幾裡路,遠遠看去,已經有不少人集聚在吳家學堂門口。

萬忠帶著兒子萬子梁已經站在了吳家學堂門口,一位先生模樣的,正樂嗬嗬為前來求學的做登記。

站在萬鍾後麵的,是一位青衫男子,看上去歲數不大,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模樣挺俊俏,帶著一隻白狗,萬忠對這位年輕人沒有好感,都這麼大了,還來這裡求學,不知道吳家開的是蒙學麼,看樣子這位少年郎,是個繡花枕頭。

令人奇怪的是,在吳家學堂門口,豎著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麵居然是吳家祖訓,這祖訓,難道不是應該在吳家祠堂的麼?

一些識字的,已經在輕聲讀起了吳家祖訓:

凡吳家子孫,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內外有別,尊幼有序,禮義廉恥,兼修四維。

士氣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儉,學必勤,動必端,言必謹。

事君必忠籲,居官必廉慎,鄉裏必和平。人非善不交,物非義不取;

毋富而驕,毋貧而濫,毋信婦言傷骨肉,毋言人過長薄風,毋忌嫉賢能,傷人害物;

毋營私召怨,毋奸盜譎詐。

善者嘉之,貧難、死喪、疾病周恤之,不善者勸誨之,不改、與眾棄之,且不許入祠。

此訓,族人當敬之、戒之,毋忽!

萬忠眼尖,看見最底下還有一行小字,一時卻看不清楚,便悄聲問旁邊人,此人嘆息一聲:「吳家子孫修行棄家者,族譜除名,不得入祖地。」

……

此時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萬忠已經走到門口登記,那位登記的先生語氣和藹:「可有薦信?」

萬忠一頭霧水,遲疑著搖了搖頭,登記的先生遇上說道:「那戶籍文書有吧?」

萬忠連連點頭,立馬從懷中取出戶籍文書,萬忠隻聽見後麵的年輕人問道:「來上學,還要看戶籍啊?」

那先生正好登記結束,將毛筆輕輕放下,笑著道:「這位小哥,吳家雖然大,也終究才是個地方大族,要是其他地方的都來上學,光憑吳家這點家當,撐不了多久,所以呀,隻有是徽山一地的學童,可以免費上學。」

青衣男子一笑:「哦,原來如此。」話說完,就戴上鬥笠,往吳家莊走去。

青衣男子是肖雨,一到徽山府,他便沒有耽擱,問清去吳家的路,就往城外出發了。

蒙蒙細雨間,肖雨的腳步不快,碎石鋪就的路麵,並不濕滑,一路走去,有一種輕霧蒙蒙春色朧,田間野徑燕鶯空的感覺,遠處的徽山,已經雲霧繚繞,猶如人間仙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南城往事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 生命的最後兩年 帝後名之謀取天下 總裁的天價窮妻 罪妻來襲:總裁很偏執淩依然易瑾離. 漢末小士族 偏執大佬輕點寵 侯府商女 都市最強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