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房喬諫言(1 / 2)

加入書籤

當尚書右仆射兼兵部尚書李世勣把話說完,擔任司徒兼太子太師的長孫無忌,也持笏起身,附議道:「啟稟聖人,臣以為方才懋功(李世勣)所言甚是。眼下,聖人與臣等多次籌劃東征高句麗事宜,軍中也急需鐵石打造兵器和盔甲之用。

「而今,陳駙馬隻是為了鑄造一個小小的煤爐,每日所需鐵石不下萬餘斤,若是長此以往下去,別說整個長安城的鐵石將會因為鑄造煤爐而耗盡,若是不及時加以製止的話,就是我大唐境內所有的鐵石,恐怕也禁不起這般消耗。

「對於懋功昨日在未請示聖人的情況下,擅自以兵部行文要求長安城內經營鐵石的商賈,全部以市場的價錢收歸朝廷所用,臣予以支持。若是聖人怪罪懋功,也請一並處罰臣便是,臣絕無任何怨言,還請聖人明鑒。」

緊接著,包括尚書左仆射蕭瑀,以及中書令馬洲等人,紛紛持笏起身,表達對李世勣的支持,也俱都表示若是要治李世勣的罪,就連他們一同治罪。

起初,李世民聽完自己心愛的小女兒——晉陽公主李明達打得小報告,讓他對李世勣擅自乾涉民間經營鐵石生意指示感到有些憤怒,按理說,做出如此重大決定,應該向他呈送匯報才對。

根據史書記載,自打建唐以來,無論是唐太祖李淵還是唐太宗李世民,都躬行節儉、實行輕徭薄役和休養生息的政策,延續前朝廢除鹽、鐵、酒的專賣,對食鹽既不專賣、也不征稅,食鹽之利與百姓共享之。

想當年,開鑿了京杭大運河的隋煬帝楊廣,即使他橫征暴斂,也沒有從民間收回鹽鐵的經營權。唐

從隋開皇三年至唐開元初年的130年,朝廷對都是把鹽、鐵、酒的經營權歸於民間,朝廷不與民爭利,這個持續了共計130年的「食鹽無稅」政策,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年間才宣告結束。

開元10年(公元722年),唐朝開征鹽稅,發生了安史之亂之後,唐肅宗為了籌集平叛軍費,任命第五琦為鹽鐵使,實行鹽鐵官營。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食鹽就開始采用「部分專賣法」,即「民製、官收、官運、官銷」的製度。

李世民自打發動了玄武門事變,「篡奪」了皇位之後,就開始打造他勤政愛民的光輝形象,幾乎一生都是如此,而今,李世勣卻從民間收回了經營鐵石之權,自然是讓李世民心生不滿,覺得有損他「天可汗」光輝偉大的形象。

不過,當李世民看到包括長孫無忌、蕭瑀、馬周等一眾為他所倚重的朝廷大臣,紛紛對李世勣表達支持,頓時,便讓他沒有了半分脾氣。

再加上,李世勣這麼做也擁有充分的理由,這就更加讓他感到難辦。

正在苦於思忖應該如何應對之際,李世民卻發現端坐在堂下左邊前排椅子上,擔任司空的房玄齡,並未起身附議,頓時,就讓他想到了應對之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雲疆古煞之巫葬 帝國老公狠狠愛 我居然是這種身世 重生八零:全能小醫妻 我是明末搬運工 開局簽到收徒係統 白手帝國 完成這麼多事件的我好像無敵了 聯盟之最強中單 童心星球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