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發財大計(2 / 2)

加入書籤

為了找現代物美價廉在明朝又好賣的商品,李與特意去了超市,還真讓他找到了不少:鏡子、香皂、玻璃杯、打火機、洗衣粉、洗發水、白糖、食鹽、紙和筆。

他沒有急著購買,而是拿手機將需要的東西記下來,準備到時候去批發市場一起購買。

看著手裡的手機,李與覺得要買一個太陽能充電寶,這樣就不用擔心手機沒有電量了,順便再買一個新手機作備用。

為免李慶隆難做,李與表示自己想趁寒假實習打工,現在已經開始在上班。

李慶隆略一猶豫,答應了下來。

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吳翠花和兒子李亮都很排斥李與,也隻能睜一眼閉一眼。

當初,李慶隆吳翠花夫婦受人之托收養李與的時候,那人給了一大筆錢要他們好生將李與撫養長大。

沒有那一大筆錢,李慶隆家也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

李慶隆自問這些年對李與不錯,將他養大讓他讀書,對得起那人的囑托了,既然李與想去實習打工,李慶隆自然也不會再攔著。

要說在明末什麼最值錢最重要,李與覺得還是信息,知道未來局勢的發展,他就可以提前做出部署,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因此,李與離開超市去了書店,經過一番挑挑揀揀,最後他買了一套明史。

雖然說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明史當然也不例外,可是多少還比較客觀,關鍵是找不到更好的書,他沒得選擇。

李與沒有興趣從頭開始看明史,前麵已經發生的事,根本沒必要從書上看,完全可以找其他人了解,他關心的是後麵如何發展,於是直接跳到崇禎十一年看起。

隻用了十多分鍾,他就看完了,六年時間明朝滅亡,一起也不過五六千字。

李與知道了大概,又用手機搜索崇禎十一年的大事,再拍成照片保存下來。

他特別地注意到了其中幾個人,總督洪承疇、臨洮總兵曹變蛟、李自成、張獻忠、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孫承宗、督師盧象升。

前麵四個人都是手握兵權之人,如果得到他們信任,無疑會有很大的好處;後麵四個人全部都死了,如果能夠挽救他們的性命,必然會有豐厚的回報。

於是李與搜索他們幾人的資料,以便更加了解他們,從而更容易獲得信任。

李自成和張獻忠是明朝末年最大的兩股起義軍首領,不久李自成攻進京城推翻明朝建立了大順政權,而張獻忠建立了大西政權,可惜他們沒有守住勝利的果實,最終讓滿清撿了便宜入主中原。

曹變蛟、魯宗文都是明朝總兵,同時最後也都是抵抗清軍而死,算得上一代忠臣良將。

洪承疇、吳阿衡都曾經出任過薊、遼總督,也都曾被清軍俘虜,不過最終兩人的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洪承疇先是幫助明朝鎮壓起義軍成為重臣,曾任陝西三邊總督,薊、遼總督,後來鬆錦大戰兵敗被俘投降了滿清,為滿清統一中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吳阿衡被俘以後,卻拒絕投降,慷慨赴死。

洪承疇可謂能臣,卻不是忠臣;而吳阿衡能力或許不如洪承疇,但是個忠臣。

孫承宗、盧象升都曾出任督師,都是被善於內鬥的豬隊友坑死。

孫承宗坐鎮遼東,與天津巡撫李邦華、登萊巡撫袁可立遙相呼應,在四年間確保了山海關安然無恙,無形中為朝廷省下了許多軍費,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機會養精蓄銳。

然而,天啟皇帝聽信魏忠賢及其黨羽讒言,逼得孫承宗辭官去職。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清軍大舉進攻高陽,賦閒在家的孫承宗率領全城軍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縊而死;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戰死,孫家百餘人遇難。

如果孫承宗的死讓人覺得悲壯,那麼李與知道盧象升的死後就更多的是憤怒。

崇禎十一年十月,滿清兩路大軍會師通州威逼京城,崇禎以宣大總督盧象升督天下兵馬,大學士楊嗣昌、總監軍太監高起潛揣測到崇禎意在和議,對主戰的盧象升多方阻撓。

楊嗣昌說動崇禎改用內閣首輔劉宇亮節製天下援軍,將援兵一分為二,盧象升統領宣大二萬兵馬,關寧鐵騎數萬大軍都歸太監高起潛指揮。

後來,又將盧象升的兩萬宣大勁旅交給陳新甲統領,隻給盧象升五千老弱殘兵,同時讓保定巡撫張其平緊閉城門,斷絕了運餉的道路。

等盧象升軍被清軍主力包圍時,距離賈莊不到五十裡、坐擁數萬關寧鐵騎的高起潛對前來求援的楊廷麟理都不理,以致彈盡糧絕的盧象升壯烈殉國。

更讓人氣怒的是,盧象升死後,楊嗣昌故意刁難,過了八十天盧象升的屍體才得以收殮;第二年盧象升的妻子王氏請恤,第三年盧象升的弟弟象晉、象觀又請,都不允許;直到楊嗣昌剿張獻忠失敗自殺後,朝廷才贈盧象升太子少師、兵部尚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開局簽到收徒係統 白手帝國 完成這麼多事件的我好像無敵了 聯盟之最強中單 童心星球大冒險 兵王歸來 我真不想當土豪 全球神祇:巨龍降臨 五代十國往事 輪回之無限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