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澶淵之盟前瞻(下)(1 / 2)

加入書籤

在得知遼國要南侵時,乖巧的女真人請求為國效力,願派兵馬隨從,蕭太後予以批準。

以耶律休哥為先鋒總指揮,為遼軍開路。在此期間,蕭太後檢閱了遼軍後勤部隊(輜重兵甲),還派遼軍破壞宋境內的桑樹(縱諸軍殘南境桑果),由此可見此時的遼軍早已脫離了漢人對他們的固有印象,也非常重視部隊的後勤,在保證己方後勤的同時還要打擊敵人的續航能力。

開戰之初,遼軍在泰州失利,原因是主將臨陣逃脫。隨後遼軍在望都扳回一局,擊敗宋軍的一支先鋒部隊。這些都是開胃菜,從雙方的傷亡斬獲記錄來看,大概率是巡邏部隊之間的遭遇戰。

雙方主力部隊的決戰爆發在一個叫君子館的地方。當時是農歷臘月,決戰當日天寒地凍,宋軍將士凍得無法拉動弓弦,主流觀點一致認為宋軍能以步兵對抗遼軍騎兵的主要武器就是強弓勁弩,戰術是將輜重車圍成一圈當掩體,阻擋騎兵沖鋒,然後步兵在其中以弓弩射擊。

除了對付騎兵的唯一有效武器的失靈,遼國的情報戰也讓宋軍陷入到了極大的被動中,比如宋軍主將賀令圖就因未安裝反詐軟件而被騙到緬……遼北。

即便如此,保家衛國的宋軍將士依然奮不顧身地與侵略者展開激戰,在自身付出慘重代價的同時,也擊斃了兩位遼軍高級將領——國舅詳隱撻烈哥、宮使蕭打裡。

遼軍收集宋軍將士遺骸,築成京觀,隨後便持續深入。

在遼軍猛烈的攻勢下,楊團城開城投降,蕭太後下令禁止劫掠,對「順民」秋毫無犯;馮母鎮堅持抵抗,被攻克後,蕭太後「大縱俘掠」;邢州投降;深州存在抵抗行為,於是在被攻克後,蕭太後下令「誅守將以下」,同時縱兵劫掠。

次月,即987年正月,遼軍攻克束城縣,縱兵劫掠;派使節招降文安縣,文安縣拒絕投降,於是在被攻克後,蕭太後下令「盡殺其丁壯,俘其老幼」。

遼軍的這次南侵同樣是兩路出擊,隻不過西線戰場不如東線風光,所以沒好意思提。中原人當然要幫他們補充一下:

西線遼軍攻擊代州,宋軍不敵,堅守不出。時任知州張齊賢主動請纓,挑選了兩千敢死隊,舍生忘死、以一敵百,迫使遼軍稍稍後撤。然而遼軍在後撤途中意外捕獲了宋軍的信使,探知了一個消息:張齊賢向潘美求援,潘美同意派軍支援。

然而還是同樣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潘美率領援軍剛剛走出40裡,就收到趙光義的緊急命令,大意是王師在河北戰場遭遇「君子館之敗」,命潘美收兵,不許出戰。信使將這一消息告知張齊賢,代州隻能靠自己了。

諸將神色凝重,然而張齊賢卻笑道:「敵人隻知潘美要來,卻不知潘美不來。正好使用疑兵之計退敵。」為防止走漏風聲,張齊賢將信使暫時安置在密室中,然後挑選了二百敢死隊,趁夜出城。

二百勇士人銜枚、馬裹蹄,在夜色的掩護下悄然迂回到州城西南三十裡處的密林中,密植旗幟,點燃柴薪。

遼軍望見林中有焰火,隱約中又見旗幟飄揚,大駭,以為潘美援軍趕到,於是緊急後撤。而張齊賢早已為之準備了兩千伏兵。伏兵四起,遼軍隨即潰敗,宋軍俘斬無數,繳獲了大量戰利品。

遼軍之所以能在河北縱橫馳騁、打砸搶燒,離不開宋軍的羸弱。宋人自己總結說當時「沿邊瘡痍之卒不滿萬」,正規軍得不到有效補充,於是不得不招募老百姓、充人數,而這些臨時招募的民兵根本沒有接受過係統性軍事訓練,更沒有任何實戰經驗,所以遼軍才能長驅直入。

可「沿邊瘡痍之卒」為何不滿萬呢?這一切當然還是要歸咎於半年前的「雍熙北伐」。

看到河北方麵飛來的一封封奏報,趙光義怒了,於是準備大舉北伐,派人在河南、河北諸州大舉征召百姓入伍,其中河南四十餘郡的政策是每八丁出一兵。

京東轉運使李維清驚呼這是亡國之舉,連上三疏極諫;宰相李昉等也相繼入勸,說內地的百姓不同於邊境之民,他們「素習農桑,罔知戰鬥」,一旦朝廷「可汗大點兵」,必然引起劇烈的社會動盪,很多人會為了逃避兵役而成為流民,繼而成為流寇,如此一來,不但不能為朝廷增添兵力,反倒需要官兵鎮剿;皇子趙元僖也上疏表示反對募民為兵。另有其他高官上疏勸諫,核心思想都是反對舉國動員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輪回之無限進化 紅裙,白衫 劍客彥小海 簽到不是美女你打我 一人之之劍宗 淇梁吟 唐朝預測大師 追浪時代 趙今安陸執 林鬆郭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