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法治VS儒道(1 / 2)

加入書籤

而貴族政治,其禮樂製度,維護的是一群貴族們的統治。關東六國,之所以遲遲不效秦國變法,不是不變,而是根本變不了。其根源就在於,貴族勢力極為強大。

這利益的分歧,尤其在秦國強大起來之後,秦國和關東六國便越走越遠。而秦國的強大是一方麵,但是中央集權統治的優勢也不斷沖擊著關東六國的貴族。於是秦國就成了關東六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關東六國雖然也是周王朝的大分裂,但是實則大多都延續了貴族政治的模式,也就是集團統治。

這完全不同於秦國的法治。秦國的法治,約束萬民,為秦國的王一人服務,而這也就是秦王嬴政一統天下之後,走上了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道路的一部分原因。

但是六國意圖抗秦,接連發兵,而秦國靠著法戰人,卻一直向東猛推。

伏生上一刻還在想這秦國公子不懂禮數,但是下一刻,他初見公子扶蘇,他卻對自己行了大禮。

而扶蘇對著伏生行大禮,亦然在今日計劃之中。

此舉,不僅讓伏生臉上贈了光,更是對天下儒生的一個暗示。

須知,秦國,尚簡,不拘於禮,不貴義,重利。

在儒家眼中。禮,立國之本。儒學以孔丘為祖師,而孔丘主張的又是恢復周禮。禮,和樂一起作為維護封建貴族等級製度的重要手段,一直以來都為儒家非常重視。

而作揖行禮,不僅表達了扶蘇對伏生的欽佩之心,更是用行動向這位齊國大儒還有天下千千萬萬的儒生表明,公子扶蘇非但是懂禮之人,而且禮賢下士,看重他們儒生。

此子確實氣勢凜然,但是身上卻有一股正氣在,並非他腦中預想的貪婪霸道模樣。

秦國主張法治,而關東六國的治國之道雖然雜用,但是主要還是儒學。

這貴義之士,自然是半月前下獄的周子,此子扶蘇也算是見過了。不怕死,好家夥。

孟子教導他們舍生取義。自然的,這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一個人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這需要非常大的勇氣,背後也需要有強大的精神支撐。當然,也要看這義能不能成仁,卻另有一說。

而關東六國,還是延續了周王朝的貴族政治。貴族政治的衰落,終於到了尾聲。而彼時的秦國,又在嬴政的帶領下,走向巔峰。

事實上,秦國對關東六國的勝利,其實是封建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對貴族製的勝利。

自秦漢之後,華夏也便再無貴族。

而後世的儒學,是給被統治者用的,三綱五常,連同宗法製層層嵌套……(此處不再多論。)

韓趙魏覆滅,代、燕兩國苟延殘喘。信奉儒學的國家,如今隻剩下一個齊國。

而天下士人之所以被稱之為士人,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知識分子,更重要的,他們中大部分人信儒,也就意味著,他們貴義。

伏生之名,扶蘇在兩千年後就已經聽過了。

對這樣一個人作揖,一是為了為了將今日的計劃執行的完美無缺,而另一方麵,正是伏生,可是冒死傳《尚書》之人。

伏生不通政事,也不慕功利,他一心隻研讀詩書。身在稷下學宮,齊王屢次讓他擔任忌酒,但是他都拒絕了。

伏生數十年如一日將自己浸在詩經、六書之中,注書釋意,常人難以理解他,但是他自得其樂。

而今日,他是第一次遇見這秦國公子。為這扶蘇公子這麼一拜,伏生頓時思緒紛飛。

最重要的是眼前之人的這雙眼睛,很是清澈。顯然公子扶蘇方才對自己的一拜是真心實意。

連齊王都未如此禮遇過他。

秦國公子禮讓於他,看重他,伏生內心如何還能平靜下去。

但是,齊國禍事將近,人人皆知。他還曾聽到有齊人互相戲謔,很快他們的王就是如今想著要稱皇帝的秦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月半入雲 攻略美女上司 楚龍蘇玥 仙帝 自黑王妃想退婚 小妻太水嫩:陸教授花式寵 護國神帥 簽到:從巨人開始 一世之尊葉凡秋沐橙 開局綁定最強升級抽獎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