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取大義者不拘小節(1 / 2)

加入書籤

見閻應元臉現猶豫,穆虎察看顏觀色,已猜知此人心態。

這個閻應元,雖然見過太子信件,打消了部分疑慮,但其心下,隻怕是一時難定。

「閻公,可是有何心事麼?」穆虎低聲問道。

閻應元臉現為難之色,他捋了捋濃密的胡須,訕訕回道:「穆使有所不知。閻某現在母親剛剛安葬,正是丁憂之身,安可離家遠行啊。且我又已受命擔任廣東英德縣主簿一職,丁憂一畢,便要動身前往赴職,故而太子之邀,在下實不敢領命。」

穆虎哦了一聲,卻是嘆息著搖了搖頭,一副痛惜不已的模樣。

「閻公,恕在下說實話,閻公若這般選擇,不及時把握良機,未免太過可惜。」穆虎低聲嘆道。

「哦?是麼?某本淺陋之人,願聞穆使高見。」

「閻公,尊母去逝,在下深為痛悼。想來閻公為母丁憂,確是孝子本份。然以在下觀之,這般孝悌之舉,若在太平盛世,當可彰風範,顯人倫。但現在這般險惡局勢,外有韃虜入侵,內有流寇作亂,國家已是累卵之危,社稷將有傾覆之憂,這般小孝之德,實無足論。正所謂,家園有難,天下板盪,乃是英雄豪傑舍家衛國之機,正人君子盡死報效之時,又安可再循常道乎?」

說到這裡,穆虎臉現沉痛之色,又是搖頭一嘆道:「且乎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閻公縱然再是悲傷,尊上駕鶴西去,安可再返?更何況,有國方有家,有國方有民,若國家不在,大明無存,華夏陷於韃虜,神州淪於腥膻,閻公縱在此處,恪守親孝之道至於極處,於國於家,復有何益?且尊上九泉有靈,若聽得閻公在這個緊要時節,能不論小節,投效大義,離家去鄉,為國效力,隻怕亦是極其欣慰吧。」

穆虎這番話,說得閻應元雙頰泛紅,臉上更覺躁熱非常。

就在他尷尬之際,穆虎復道;「至於閻公說什麼,丁憂之後,還要去廣東英德擔任主簿一事,在下以為,此事更不可取。現在乃是亂世,路途頗不太平,閻公此行,能否順利去到廣東英德,尚不先說。但就算退一步來講,就算閻公能順到達,然後在那偏遠小縣擔任這般閒職,又有何益?不過是從此消磨光陰,碌碌度日,一生無為罷了。這樣的選擇,對閻公這般才懷抱負之能者,又豈非僅是閒置浪費麼?且亂世之中,大丈夫不提三尺劍而取功名,不入軍伍以安天下,反而縮首畏尾,苟度時光,又豈非隻是浪費才華,虛擲光陰麼?故在下心思此事,竊為閻公不值矣。」

閻應元聽到這裡,臉上的表情愈見復雜,目光之中,竟亦是隱現慚愧之色。

穆虎知其心動,遂趁熱打鐵道:「閻公,以上之言語,請恕在下說得直接,若有不當,望君莫怪。有道是,凡事需計長遠,切不可隻圖眼前。你要知道,現在太子剛剛得任重職,手下正是極其缺人求賢若渴之時,閻公若去,必得大用,正好一展長材,建功立業,豈不比去那廣東英德任個主簿閒職,要強上太多。風從虎,雲從龍,大丈夫相時而動,正是報效國家之大好機會啊。以閻公之材,何愁功業不建,以閻公之能,何慮聲名不顯。這般騰達之良機,又安可輕易錯失?唉,在下這般衷心之語,事關根本,望閻公深察之。」

穆虎說到這裡,閻應元已是低頭垂首,捋須不止,心下卻是默然而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你不要退役啊 沙雕群友聊天群 雄兵連之最強氪金文明 神獸召喚師 我奪舍了魔道祖師爺 復空紀 奧特格鬥傳說 規則創世指南 西遊:我唐僧絕不西天取經 三國呂布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