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5章 欲加之罪(1 / 2)

加入書籤

首先說明,「諸葛亮在自己死前一定要安排殺魏延」,這個話題應該在《三國演義》下討論。

畢竟,隻有演義中的諸葛亮才一心殺魏延,而歷史上的諸葛亮,非但沒有安排殺魏延,甚至他留下的遺命,即使魏延真的不聽話,也隻是讓薑維斷後撤退!

換句話說如果魏延打算背叛蜀漢投奔魏國,諸葛亮是拿他一點沒辦法的,主力能退回去就阿彌陀佛了。

所以,既然問諸葛亮為什麼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那麼顯然就是按照《三國演義》而論了。

同時,文學作品中的事實邏輯,不同版本可能差異很大。對《三國演義》的諸多版本,咱們以通行本毛本作為依據。

既然是以三國演義作為基準,那咱們就要從三國演義的世界觀設定和價值觀來評價。不能說站在歷史角度論演義人物的是非,或者拿現代人的價值觀去套中的古人。

毛本《演義》中,諸葛亮不但在臨終前要安排殺魏延,而且從一開始就露出了要殺魏延的端倪。

原因很簡單,因為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掐指一算,算出了魏延腦後有反骨,在自己死後必然造反,所以預先安排錦囊妙計,由馬岱潛伏,在魏延一旦造反的時候就動手宰了他。

聽起來,很過分對吧?但是沒辦法!三國演義的設定,諸葛亮就是活神仙,他說魏延要造反,魏延就是要造反,後來魏延果然也造反了,那麼諸葛亮反過來要殺他也就正確無比了。

當然,若真是憑這麼一套迷信玩意就要殺大將,那諸葛亮也當不起四大名著主角的光環了。

事實上,除了諸葛亮這裝神弄鬼(然而卻是演義正文設定)的預言殺之外,魏延在演義中確實也表現出桀驁不馴的不穩定狀態,簡單說就是有取死之道。

魏延最早出場,是在襄陽。當時曹操大軍南征,劉備帶百姓南逃,蔡瑁張允已然投降曹操,不肯開城門放百姓入城,反而亂箭射下。魏延挺身出來,砍開城門,企圖放進劉備,卻被大將文聘纏住,劉備也走了。魏延沒法子,隻好去投長沙韓玄。

這一場,魏延表現是一身正氣,鐵骨錚錚。

接著是戰長沙。赤壁之戰後,關羽南征長沙,與老將黃忠大戰三日,惺惺相惜。長沙太守韓玄大怒,認為黃忠勾結關羽,欲要斬殺黃忠。魏延暴起,為救黃忠,殺散了刀斧手。

到這一步,都算毫無問題。但是緊跟著魏延一刀砍了韓玄,這事兒放在封建社會就略有些不地道,畢竟當初是韓玄收留他的,於他有恩。魏延救了黃忠,想投劉備也好,想獻長沙也罷,沒必要直接過去,直接剝奪韓玄的活路。畢竟其餘三城的太守,除了親自出城交戰的金璿身死之外,趙範和劉度都是投降不殺的。

所以在劉備取得長沙後,諸葛亮臉一板,拿這件事作為幌子,就要把魏延推出斬首。

真要這麼殺了,魏延得泉下喊冤,好歹自己是為了劉皇叔啊。當然,諸葛亮此舉隻是為了威懾魏延。真要打算殺,劉備求情都沒用的。

此後,魏延在跟著劉備龐統入川時,和黃忠爭功,結果反而中了埋伏,若不是黃忠救命,險些被殺。這種違抗軍令打敗仗,若是比照後來馬謖的例子,該當斬首。隻是當時龐統帶隊,沒和魏延計較而已。

等到劉備死後,魏延在諸葛亮北伐時,更是屢出不敬。因為諸葛亮沒有聽他的子午穀計策,就牢騷不斷。對諸葛亮的命令,有時候也不太願意配合。比如第三次北伐時,諸葛亮本來打算讓魏延去截斷張郃的前軍,魏延卻故意裝傻,低頭不語,諸葛亮隻好派了自告奮勇的王平。

而到了第四次北伐時,諸葛亮安排魏延等四人各帶五千兵馬為前哨,魏延卻跟陳式兩個煽風點火,甚至故意貶低諸葛亮:

丞相若聽吾言,徑出子午穀,此時休說長安,連洛陽皆得矣!今執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進兵,今又教休進。何其號令不明!

軍前公然貶低主帥,這是什麼神操作?那時候諸葛亮就已經心裡透亮了:

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憐其勇而用之。久後必生患害。」

最終,在魏延陰測測的慫恿下,陳式違令進軍,以至於兵敗,幾乎全軍覆沒。回來之後,兩個人相互推卸責任,醜態百出:

孔明曰:「是誰失陷了軍來?」延曰:「陳式不聽號令,潛入穀口,以此大敗。」式曰:「此事魏延教我行來。」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將令已違,不必巧說!」即叱武士推出陳式斬之。

然而,「此時孔明不殺魏延,欲留之以為後用也。」諸葛亮已經完全確認魏延很不可靠了。

在234年,諸葛亮臨終前禳星借壽時,魏延更是撲滅了主燈,使得諸葛亮功敗垂成。

這些,使得諸葛亮深為擔憂魏延的忠誠,故而安排了錦囊妙計,讓馬岱埋伏在魏延身邊,做好殺魏延的準備。

但是,即使在《三國演義》的神仙道法加持下,諸葛亮依然不肯妄斬無罪之人。就算他一心想要收拾你,也一定要用正當的理由。

在諸葛亮禳星借壽的時候,魏延沖進來稟告軍情,不小心撲滅了主燈,使得諸葛亮的借壽失敗。這時候,「魏延惶恐,伏地請罪;薑維忿怒,拔劍欲殺魏延」。如果諸葛亮要魏延死,這時候甚至都不用動嘴,看著薑維砍下去就行了。但諸葛亮卻說「此吾命當絕,非文長之過也。」放過了魏延。為啥?因為魏延雖然撲滅主燈,但並非有意,罪不至死。所以諸葛亮不願借此殺他。

包括到最後臨終前,諸葛亮給楊儀留下的計謀是,如果魏延造反,你拿出錦囊來。錦囊裡麵,寫的是讓馬岱已經在魏延身邊臥底,讓楊儀去挑唆魏延大叫三聲「誰敢殺我」。而對馬岱的指示,則是在魏延大叫的時候下刀。

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魏延造反。如果魏延在諸葛亮死後老老實實回漢中,那麼根本不會促發楊儀開錦囊,馬岱就算在魏延身邊,也不會隨便動刀。

換言之,諸葛亮雖然針對魏延部署了一個步步驚心的連環圈套,但這個圈套觸發的第一步是魏延自己造反。魏延不造反,這個圈套就不是圈套,隻是個朋友圈而已。

丞相計謀雖狠,不斬無罪之人。

至於你魏延自己要造反,那就對不起了,一觸即發,教你死無葬身之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帶著醫院回80年 我有無盡礦產 我在仙界種田苦 我有雙倍契約天賦 戰神歸來:女王馬甲A爆了 洪荒之兵主竟是我 重生直播係統 地獄通關後的英靈 全球神祇蟲族降臨 我在東京當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