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9章 守江必守淮(1 / 2)

加入書籤

今天是農歷十月初一寒衣節,冬漸至,天漸寒,街頭十字路口一角,便會火堆點點。那是人們為故去的親人燒紙錢、包袱、寒衣,寄溫暖。

《論語》中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每年為亡者「寄」幾件寒衣,正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愛與親情的教育!

諸葛亮一生九伐中原備受世人敬仰,而孫權一生五伐中原,為何成了笑柄。

說這個問題,需要從戰略層麵和戰術層麵,還有曹魏在揚州的人事任免,以及孫權的個人特性這四個方麵進行解析。

如此四層遞進之後,就懂了孫權的北伐為何會成為一個笑話,他本人的最大弱點何在。

東吳經三世奮鬥才從孫堅時的袁術部將,變孫策時的地方諸侯,及至孫權時的一方霸主。

孫堅和孫策時代,孫家發跡過程中,老爹孫堅為孫權打下威名,老哥孫策為孫權打下地盤,有威名有地盤後,孫權要做的就是如何將威望和地盤進一步擴大。

這無疑考驗孫權的戰略眼光。

幸而,孫權在關鍵時刻,收獲了自己的國策總設計師,周瑜和魯肅。

按《三國誌·周瑜傳》和《三國誌·魯肅傳》記載,這兩個東吳英將人傑,在為孫權謀劃的國策中,都是著名的兩分天下之策。

以下是兩段史料中,關於這謀劃的記載。

孫權: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魯肅: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

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

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三國誌·魯肅傳》

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

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三國誌·周瑜傳》

這兩段記載,魯肅見孫權那段在前,發生在公元200年左右,那個時候的孫權年方18歲,剛剛成年,雖然對這樣的未來心之神往,但明白這不是當時東吳勢力能考慮的。

不過這段話被孫權銘記在心,進而念念不忘。

在經過赤壁之戰的勝利之後,孫權終於在周瑜的幫助下,開始踐行魯肅的《榻上對》。

可惜這件事還沒開始,就因為周瑜的暴斃,而無果而終。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二十八歲的孫權授命周瑜進攻巴蜀,途徑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時,周瑜突然病逝,失去主將的東吳勢力隻能無奈退回。

進攻巴蜀的計劃,因為周瑜的病逝而成了泡影。

周瑜的接班人魯肅則在和荊州的長久拉鋸中耗費了無盡精力,孫權圖謀巴蜀的計劃就這樣被無限期延後了。

製定好的國策,因為一個人的逝去,而成了泡影。就注定孫權勢力要麼等待時機,要麼調整國策。隨後不久發生的一切,讓孫權隻能選擇調整國策。

孫權心心念的巴蜀,在公元214年成了劉備地盤,這消息傳來後,讓孫權和魯肅大為氣憤。

為此孫權憤恨地說:猾虜乃敢挾詐!(劉備這人太狡猾了)

可生活還要繼續,地盤還要擴充。

失去窺伺巴蜀可能的孫權,隻好改變國策。

在這段時間,接連發生了數次荊州爭奪戰,經過數輪爭奪,孫劉兩家在公元215年達成了「湘水劃界」協議,平分了荊州的地盤,也讓孫劉之間的紛爭狀態暫時緩解。

但,孫權依舊不甘心啊?

為何如此,答案是《榻上對》行不通,失去了擴張方向,要想穩守東吳,孫權構築東吳的戰略緩沖,穩定東吳安全局勢。

什麼才是最好的戰略緩沖區?答案很簡單:除了全據荊州之外,還有進取淮河!

所謂:守江必守淮,就是這個道理!

沒有淮河的外線防禦,長江天塹其實也不牢靠。橫跨千裡綿延不絕的長江,足夠曹魏勢力在任何地點跨江而來,這樣的局勢,讓孫權寢食難安。

分兵把守無疑是個偽命題,漫長的沿江防線即便耗費無盡人力、物力,依舊守不住。

唯一的辦法隻有將防線前置,增加戰略緩沖區,做好前線的預警機製。

進行形成依托淮河平原區域,在那裡築城而守,弄雙重防線。

這樣的話,曹操大軍即便南下,東吳也有緩沖空間,曹軍繞過了前線城池,也會因為擔憂後方補給問題而不敢深入進攻,借助這個戰略優勢,孫吳就有可能在野戰中將曹軍消滅。

國策調整後的東吳勢力,將爭奪淮河區域,當做了後續安全的重中之重。

因為這既事關東吳在前線對峙的戰術態勢,也關乎東吳的存亡,甚至未來的發展。

孫權看到的因果,聰明的曹操當然也看得到,由此才有了曹操極富遠見的準備。

公元200年,時任討逆將軍的孫策,派遣廬江太守李述殺了曹操任命的揚州刺史嚴象,失去嚴象的揚州陷入混亂之中,梅乾、雷緒和陳蘭等地頭蛇在江淮區域橫行,以至江淮糜爛!

眼見情勢如此,正在前線專注於對抗袁紹的曹操,不忘背後孫策的威脅。

他安排了一個深埋許久的後手,幫助自己穩定揚州,同時抵禦來自孫家的威脅。

這個後手就是,表奏劉馥為揚州刺史。

劉馥這個當時乃至今日名聲不顯的人物,卻在成了後續孫權的噩夢。

受命成為揚州刺史的他,單槍匹馬入揚州,在整個揚州巡視一翻後,決定在合肥這裡重設揚州治所,隨後不久,合肥城建立了起來。

同時劉馥還用懷柔之策穩住了梅乾、雷緒和陳蘭等地頭蛇。順利讓這群地頭蛇歸順了朝廷。

這做派很有當年劉表,單騎入荊州的即視感,都是一人定一州。

劉馥治理揚州八年之久,任內廣施仁政,大行教化,將破敗凋敝的揚州治理成了亂世中的淨土。數萬避禍而來的附近州郡流民不斷聚集,恢復了揚州的人口和經濟。

恢復了人口和經濟後,劉馥給朝廷上繳賦稅,還修築了不少水利工程,並強化城池堡壘。

公元208年劉馥去世的時候,揚州糧草儲備充足,合肥高牆深壁。劉馥就這樣用一己之力,將揚州打造成了最合格的曹魏前線根據地。

他的文治之功,還有先見之明,成全了後續張遼的威風。

當所有人都念叨,張遼用「八百勇士」擊破孫權十萬之眾,成就孫權孫十萬汙名時,或許張遼該對這個交流不多的揚州刺史劉馥說聲謝謝。

劉馥構築合肥堅城的操作,還有治理地方的顯赫政績,讓孫權日夜難安。

赤壁之戰後的公元209年,為了表達攻克合肥決心,孫權將治所從吳縣遷到京口。

這京口就在和合肥對峙的最前線,孫權用「天子守國門」舉措,彰顯自己勇氣的同時,也道出了東吳政權防禦力不足的弱點。

拿下合肥堅城,是孫權構築江東雙重防禦體係關鍵一環,也是後續北伐的必要基礎。

隻有拿下合肥,以合肥為前進基地,孫權才有可能北上爭鋒徐州,劍指中原。

這一切,讓孫權一生都對合肥念念不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帶著醫院回80年 我有無盡礦產 我在仙界種田苦 我有雙倍契約天賦 戰神歸來:女王馬甲A爆了 洪荒之兵主竟是我 重生直播係統 地獄通關後的英靈 全球神祇蟲族降臨 我在東京當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