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1章 讀書人蘇軾(1 / 2)

加入書籤

清朝文壇大牛劉熙載曾經有這樣的評價:

太白長於風,少陵長於骨,昌黎長於質,東坡長於趣。

這裡麵提到了四個人,分別是李白(字太白)、杜甫(號少陵野老)、韓愈(號昌黎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

劉熙載對他們四個人文風做了一個簡單籠統的概括,李白擅長瀟灑飄逸的文風,杜甫擅長有骨氣的文風,韓愈擅長嚴謹有質感的文風,而蘇軾則擅長豪爽諧趣的文風。

要是再從將軍裡麵選元帥的話,我覺得李白和蘇軾還要比另外兩位更高一籌。李白堪稱天才,而蘇軾更是努力後的天才。

所以李白僅擅長於寫詩,其他方麵跟詩歌的造詣比不了。而蘇軾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涉及麵更廣。其實蘇軾的詩詞所表達的含義,跟他一生的坎坷經歷是完全分不開的。

蘇軾的坎坷,造就了東坡居士。

蘇軾是個很有趣的人,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可是他本人卻有點兒小興奮有沒有?為啥?因為可以體會不同的人生,這倒是怪了!

學而優則仕,這似乎是古代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可蘇軾偏偏是個另類,他不太喜歡做大官,更喜歡遊戲人間。尤其是他在貶謫的途中,那小日子過得別提多瀟灑了。

第一次貶謫,到了黃州成為了東坡居士。

正兒八經來說,蘇軾第一次貶謫是在烏台詩案以後,他被關押了103天,腦袋差點就搬家了。被貶黃州以後,蘇軾不僅沒有感到很難過,反而喜出望外,為啥?因為快樂的小日子即將來臨。

他這次是以黃州團練副使的身份來到黃州,啥事兒都沒有,每天去衙門報個到,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

因此在這段時間,這位老兄可算是玩盡了當地的山山水水。著名的《前後赤壁賦》就是在這個期間寫出來的。當然了,最有趣的還是他開墾的事情。

好歹是朝廷命官,為啥要自己種地呢?不好意思!蘇軾當時已經是罪人了,壓根就沒有俸祿。停職停薪,你說這日子換你過得下去嗎?

蘇軾還真的過得下去,他四處遊玩的時候,發現城東有塊坡沒人耕種,他覺得這地方還不錯,所以就開墾了變成自己的自留地了。這塊地就被他稱為東坡,為啥?因為是城東邊的一個坡!

蘇軾自己又在東坡旁邊蓋了5間茅草屋叫雪堂,為啥叫雪堂?因為這幾間茅草屋是他在下雪天修建完工的,多麼有詩意啊!

為了改善家裡人的夥食,蘇軾還在東坡旁邊搞了一個小魚塘,並且寫了這麼一句詩: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知筍香。

最有意思的是,在黃州的時候,蘇軾還發明了一道非常經典的菜餚東坡肉!原來那時候的人不太懂怎麼做豬肉,所以沒什麼人吃,價格就很便宜。

蘇軾沒什麼錢,但是也想要營養均衡,於是就買了一堆豬肉,開始動腦筋思考怎麼做豬肉,最終搞出了東坡肉。為了介紹清楚東坡肉的做法,蘇軾還特地寫了一篇《豬肉頌》:

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所以我們各位喜歡吃豬肉的大爺們,每當你們吃東坡肉的時候,請感謝一下蘇軾老爺子發明了這種做法。

第二次貶謫,到了惠州,蘇軾成了吃荔枝的大胖子。

由於在黃州吃豬肉吃多了,蘇軾的大肚腩也就跟著吃出來了。回到京城過了一段愜意的生活以後,蘇軾的身材就更加走樣了。

到了杭州一邊啃著豬蹄膀,一邊欣賞西湖的夜景,使得蘇軾的身材完全沒了個模樣。蘇軾還「恬不知恥」地拍著自己的大肚腩問朝雲:小雲啊,你看我這肚子裡裝的是個啥?

蘇軾希望得到的答案是滿腹才華,反正絕對不是一肚子橫肉。可朝雲卻很聰明,她告訴蘇軾,這肚子裡的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蘇軾的確是個不合時宜的人,王安石在位,他就頂撞王安石,司馬光在位,他又跑來跟司馬光吵架。結果沒過幾年好日子的蘇軾,又被貶謫到了外地,這回去的地方更遠,居然到了廣東惠州。

蘇軾這回是真傷心了,呆在杭州難道不香嗎?為啥非要去惠州呢?因此他這個時候給蘇轍寫了這麼一首詞《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帶著醫院回80年 我有無盡礦產 我在仙界種田苦 我有雙倍契約天賦 戰神歸來:女王馬甲A爆了 洪荒之兵主竟是我 重生直播係統 地獄通關後的英靈 全球神祇蟲族降臨 我在東京當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