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挑釁(1 / 2)

加入書籤

窩某罕城,蒲鮮萬奴聽著底下逃回來的潰兵的匯報,一張臉陰沉得像是能滴出水來。他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大真國精銳就這麼沒了。

就連自己信賴的大將—仆散達侓都被蒙古人直接俘虜了!

哪怕在此之前,他對蒙古人的厲害有所預料。甚至都覺得,自己的精騎就算不會大獲全勝,也能至少能逃回一半吧。可現在倒好,三千人意氣風發的出城討敵,逃回來的連三百人都不到。

剩下的,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虜了。

而且聽此人的說法,在正麵交戰時,蒙古人並沒有動用那傳說中的火器。而是單憑馬刀沖殺,單靠那一股子不怕死的沖勁,硬生生的將己方軍隊打敗。

隻是到了後來,因仆散達侓的被俘,軍心的全麵崩潰,蒙古人才拿出火器,對他們這些逃兵展開激烈的追逐。也正是因為那恐怖的轟鳴聲,嚇得很多逃跑的士兵都以為是受到了天神的懲罰,膽戰心驚的留在原地被兀魯圖斯部將士乖乖俘虜。

「議一議吧,蒙古人也該到了。」,蒲鮮萬奴見底下一片寂靜,沉著臉問道。以蒙古人的行軍速度,的確該來城下了。因而眼下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擋住蒙古人即將到來的攻城戰。

「國主,仆散將軍之敗,才是導致大敗的主因。隻要我等上下一心,以窩某罕城為依仗。蒙古人久攻無果,必會自行散去。」,有軍將建議道。

這是典型的駝鳥形態!雖說依照這時代的攻城戰而言,隻要地勢夠險,城池夠堅固,城內的糧草夠充足,確實可以做到將敵軍耗到不得不退走的地步,但是蒙古人的火器,卻是可以敲開窩某城的大門的。

因而在這軍將說完後,馬上就有人接話道:「好一個死守之策?莫非忘了特鄰城的前車之鑒乎?」。

論高大險要和堅固度,特鄰城是遠高於窩某汗城的。可是就是這樣的城,還是被蒙古人攻破。那窩某罕城,又有什麼依仗可以自信到蒙古人的火器攻不破呢?

於是這話說完後,場上又恢復了鴉雀無聲。那個被他反問的軍將浦察守義立時一張臉漲的通紅道:「那李將軍又有良策呢?莫非你有把握滅了這支來犯的蒙古大軍麼?」。

李橦作為國主的近軍,又依靠李家勢力雄厚,在軍中別的軍將會忌憚他,但女真大族出身的浦察守義卻不怕。而且他們家還與仆散家族交好,是軍中女真軍將的主心骨之一。

當下麵對李橦挑釁一般的話語,直接毫不客氣的懟了回去。

「國主,末將以為。應加強對阿?城、南京城的城防,且加緊征集糧草。遼東的駐軍,也可以盡快調回來了。這支蒙古大軍,和我們以往見過的任何一支蒙古大軍都不同。

聽說他們一路所行,皆秋毫無犯。且軍中旦有私自劫掠者,立即斬立決。如此軍紀,已經讓不少百姓都誇其為仁義之師。隻怕久戰之下,大真國會民心不穩啊!」,李橦憂心忡忡的建言道。

事實上,他的擔心一點都沒錯。之前因大真國軍隊沿途劫掠,已經讓不少逃進山裡的百姓都偷偷肆擾軍隊的糧草。到底這裡不是中原,遼東的百姓沒有中原漢人那樣溫順的性子。向來有怨報怨,有仇報仇。大真國的軍隊既然不讓他們好過,自然也不會讓對方好過。

肆擾軍隊的糧草,還隻是程度稍輕的報復。

至於這裡麵有沒有暗衛的影子,李橦就很難徹查了。

而與他們大真國軍隊劫掠成性的軍紀相比,兀魯圖斯部所代表的蒙古人軍隊,就實在太仁慈了。不但沒有燒殺劫掠,還會主動掏錢購買他們的糧草。

哪怕不賣,也不會用刀子逼著他們賣。但往往不用做到這種讓軍民難堪的程度,交易就已經達成了。卻是兀魯圖斯用的是部落內生產的商品,這些都物美價廉,很容易就能從百姓手中換取到足夠的糧草。

甚至很多百姓還嫌兀魯圖斯部的商品不夠多,導致他們還沒來得及換,就已經被別人給換完了。另外兀魯圖斯部廢奴了女真人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宣布所有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並且強行推進『廢奴』法令,狠狠的撈了一波人心。

更別說兀魯圖斯還將上京城附近的荒地進行了重新分配!

自古以來,漢人對土地就非常重視的。而上京城因為從前是大真國龍興之地的緣故,遷移了不少漢人過來。大量的耕地被開墾出來,供養上京會寧府一地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受漢化的影響,契丹人、女真人等部族百姓,也都學會了一定的農耕技術。因此分地的決策,對這些普通百姓而言,絕對是一大利好。隻有那些女真貴族和上京城的本地上層官吏,會感覺到肉疼。

但兀魯圖斯已經最大限度的保證了他們的利益!

但凡拿得出地契的,兀魯圖斯部都會予以承認。拿不出來的,就隻能當做無主之地處理了。再加上兀魯圖斯個人的強勢,這些利益受損的官員雖覺得肉疼,但也不敢太過埋怨。

不過得利的普通百姓還是占據多數的!他們本來對蒙古人的統治還心有疑慮,現在換了個主人馬上就得了好處,自然很快就民心大安。一些聽聞上京會寧府分地的大真國百姓,還主動遷移到蒙古人的占領區,以便擺脫世代給人當奴隸的身份,獲取屬於自己的一塊土地。

在後世,東北平原可是華夏重要的糧倉!

在這個時代,東北還是一片蠻荒之地的狀態。即便大真國也開發了不少土地出來,但相比廣袤的麵積,還是顯得微不足道。兀魯圖斯也沒貪心馬上就將東北開發成一個糧倉!

他可是知道開荒的不易,因而隻是想召集更多的人手,將原本被拋荒的土地再次復墾出來。產量也不要求太多,隻要能供養東北當下的人口就行。未來如果手上還有更多的人口,他也不介意將東北進行一定程度的開發。

當然,這是比較遠的想法了。當前受到切實好處的普通百姓們,是對兀魯圖斯這個蒙古主子感恩戴德的。因而也願主動向蒙古人示好,比如跟大真國這邊的親戚或家人說些蒙古人的好話,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雖說東北這邊向來強者為尊,以拳頭說話,但也不意味著,就完全不用考慮民心了。尤其是在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在走下坡路的時候,民心就頗為重要。

可惜這一點,就是李橦這個看出了大真國民心動搖的軍將,也沒有將民心看的多重。在他眼裡,隻覺得蒙古人此舉很容易向大真國境內滲入奸細,導致大真國在戰場上失利。

「東遼乃新辟之地!雖說原來的遼酋已被趕到高麗,但境內仍有不少心念故國的契丹人。若是此刻就撤軍,恐盡失東遼之地啊!」,浦察守義是看不慣李家在朝中的強勢的,因此秉著對方支持的,我就反對的態度,當即出言道:「且民心這東西,實則毫無用處。蒙古人燒殺劫掠,破城無數。不服他們的百姓千千萬萬矣,卻依舊在金國、夏國的土地上作威作福。若是民心真有效用,那蒙古人早該被趕回草原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帶著百度到洪荒 在海賊世界簽到絕世武功 毒妃歸來:冷傲將軍心尖寵 文娛:開局歌迷為我辦演唱會 我在異界當天神 文藝係男神 我的係統有點渣 荒野求生:虐殺異形 主公一你的謀士又掛了 跨界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