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鋼鐵、紡織與玻璃(1 / 2)

加入書籤

鋼鐵在古代是代表著戰爭潛力,在後世,也是重要的工業發展指標。為了提高鋼鐵的質量,兀魯圖斯利用後世的知識,在煉鋼方法進行指點。

如今東蒙古的煉鋼技術其實還是以『灌鋼法』為基礎。並且還發現了為數不少的小煤礦,從而提高煉鋼時的溫度。而後兀魯圖斯又給那些鐵匠們特別提到了『生鐵淋口法』!

原本這應該是一兩百年後,明代才能出現的技術。但是兀魯圖斯看過簡單的鋼鐵發展史,也見過太過種田類小說中,會特別提到鋼鐵發展上的特殊節點。

像這『生鐵淋口法』,就是華夏鋼鐵發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點。其根本的原理就是利用熔化的生鐵,將其作為熟鐵的滲碳劑,以便將這種熟鐵的刀口煉成鋼鐵。

當然兀魯圖斯隻是提到,實際操作中還是需要熟練的工匠去扌莫索。在王賀的親自參與並督促下,隻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工部直營的東蒙古鐵器坊就完全掌握了這門成熟的技術,可謂是功不可沒。

另外在煉鐵的燃料上,東蒙古鐵器坊也進行了創新。由原來的煙煤,煉製成焦炭。不僅提高了燃點,還剔除了煤雜質過多的缺點,大大提高了鋼鐵的質量和產量。

戰場上無論是東蒙古的火筒、火彈,還是刀槍、甲胄等冷兵器,都表現優良,與鋼鐵質量的提高不無關係。

除此以外,便是毛紡織業上的工業化傾向!

毛紡織業是兀魯圖斯起家之時,就重點扶持並發展的起家產業。哪怕如今很多低端毛紡織技術都以拍賣的形式,流傳到了境內的各大商行。甚至第一大官營毛紡工坊,也都轉移到了戶部的名下。但是毛紡織工坊所需要的紡織車,還是由工部執掌的工坊營造。

早前兀魯圖斯曾建立利用河流的動力,帶動紡織車的運轉。但因東蒙古之地河流封凍期長,且紡織車本身技術落後,所紡織的效率遠遠比不上人工來的快。

因而兀魯圖斯就想到了後世聞名遐邇的『珍妮紡紗機』,其利用增加紗錠數量的優勢,大大提高了紡織機的效率。他便將自己的猜想透露給了王賀,而後王賀便讓紡織車機造坊開始驗證這個猜想。

在追求真理的道理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從猜想到驗證的過程,也不是一馬平川的坦途。和珍妮機紡織的原料是紗錠不動,東蒙古以羊毛為主。其質地比起紗錠,更為堅硬和粗糙,所以簡單的將珍妮機的原理嫁接過來,是遠遠行不通的。

好在隨著毛紡織工坊的普及,毛線的種類也開始多樣化。不僅是顏色上更為鮮艷多彩,其質地也開始在人為的改進下,變得相對柔軟和細膩。

這也反促成了紡織車機造坊在驗證猜想時,難度的降低。終於在冬日即將來臨的一個秋日,由兀魯圖斯提出猜想,由王賀督促工坊建造的第一架『東蒙古紡織車』成功建造了出來。

這個時代是不能直呼權貴的名諱的!其實兀魯圖斯原本還是想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但是他也知道,一旦取了這個名兒,反而還會讓別人不敢直呼其名了。

剛好東蒙古的一體化道路正在狂飆突進,便直接取名為東蒙古,算是加深底下百姓對東蒙古的認同感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帶著百度到洪荒 在海賊世界簽到絕世武功 毒妃歸來:冷傲將軍心尖寵 文娛:開局歌迷為我辦演唱會 我在異界當天神 文藝係男神 我的係統有點渣 荒野求生:虐殺異形 主公一你的謀士又掛了 跨界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