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塵封往事(1 / 2)

加入書籤

駱雲峰給舒琳和耿三強詳細的講了一遍書信的內容:

寫下這封書信的劉彥宗,是遼國的漢臣。在天祚帝耶律延禧被女真人俘獲,遼國滅亡之後,投降了金國。被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器重,封為左仆射。後來又被封知樞密院事,也就相當於掌管軍政大事的樞密使。

在金國南征伐宋的時候,劉彥宗負責輔佐二太子完顏宗望,為他出謀劃策立下很多大功,甚至是由他直接謀劃了那場著名的靖康之變。

在幾年南征的過程中,太祖的侄子完顏宗翰一直與二太子完顏宗望在明爭暗鬥,二人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分東西兩路齊頭並進。

劉彥宗輔佐的完顏宗望當時隻有三十多歲,年輕有為雄才大略,在軍事上也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而完顏宗翰雖也是不可多得的才俊,但謀略膽識心月匈氣量終是差著完顏宗望一籌。

在金天會四年也就是1126年,宋朝的靖康元年,完顏宗望的東路軍率先攻破了宋朝的國都汴梁城。劉彥宗雖然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構想,達到了滅宋的目的,但是自己終究是漢人,目睹了金兵在汴梁城的城內城外肆意燒殺劫掠的很多暴行,亦感自己的內心沉重。而完顏宗翰因自己的西路軍遲於完顏宗望到達汴梁,戰場上又一次被完顏宗望壓了一頭,狂躁暴虐的殘殺了很多宋人泄憤。

金兵破汴梁城,俘獲宋朝徽宗和欽宗這對父子皇帝之後,在一次酒宴之上,完顏宗翰說要後日當著徽宗這位當世著名的書畫皇帝的麵,將從龍亭皇宮劫掠來的那些被他視若命根的破爛書畫付之一炬,定要好好羞辱一下這個派種師道和折彥質阻擋了他的南進步伐,以致他沒能在戰場上勝過完顏宗望的昏聵皇帝老兒。

在席間聽到完顏宗翰此言,劉彥宗暗自大驚,雖說他家一直是遼臣,但也是漢人,也是參加過遼國科舉的讀書人。他知道徽宗皇帝趙佶酷愛書畫,他派人搜羅天下,弄到皇宮裡的那些名家書畫作品均是歷代傳世名作,那可是漢人文化的傳承結晶!

文化傳承與政治爭鬥無關。劉彥宗作為一個知樞密院事,也算是金國的二品大員了,他這樣的一個政治人物對兩個政權為了實現政治目標而動用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完顏宗翰酒後提出的這樣的提議,那可是要毀滅漢人千百年來傳承的文化瑰寶,這是作為一位讀書人的劉彥宗所不能容忍的。

那天酒宴之後,劉彥宗馬上去找完顏宗望,跟他說決不能按完顏宗翰說的那樣做,那樣做金國會失了天下讀書人的人心。但是雖然完顏宗望在軍政事務上確有過人之處,可其畢竟是剛開化不久的女真人,他也不認為燒了些沒用的破畫能有什麼大不了的,既然能讓完顏宗翰泄一泄輸給自己的憋悶火氣,又能大大的折辱宋朝皇帝,挫挫南朝漢人銳氣,也不是不可行的。

劉彥宗沒能勸動完顏宗望,也就隻能是自己想辦法了。宋徽宗趙佶的所有藏畫和書帖有近萬件,分藏於宮內、內庫、府庫與宣和畫院。這麼多的書畫他是救不完的,隻能是選最珍貴緊要的宮內和內庫的藏品想辦法。

他是知樞密院事,除了沒有調兵遣將的權利,整個金軍大營的各項事務都歸屬他管轄。他連夜遣人去按內宮抄獲的書畫名錄,趕緊去找來摹本。

在那個國君就是本朝最大的書畫發燒友的年代,北宋宣和一朝書畫之風盛行,汴京城內的王公大臣甚至普通商賈家中都以懸掛書畫為潮流。皇帝把真跡都搜羅到皇宮裡去了,民間便大興懸掛臨摹本以附庸風雅,所以直到今時今日,流傳下來的古畫多是宋代摹本。

劉彥宗將宮內藏品用摹本替換出來,暫時藏於自己營帳的錙重內,才算是安心了一些。

隔日,完顏宗翰將宋徽宗趙佶叫到賬前,點起一堆篝火,他親自將從皇宮內抄來的一大車書畫在趙佶麵前一一打開,讓他看過之後便投入火中焚毀。

那徽宗皇帝趙佶此時已是如驚弓之鳥的喪家之犬,一時間哪還看得出畫作真偽!隻看到那些自己最珍愛的價值連城的當世孤品,被一件件如木柴般扔進火堆,趙佶雙目失神不斷喃喃自語,最後直接癱軟在地,麵如死灰。完顏宗翰則是在火堆旁仰天狂笑不止!

這件事之後,擔心那些宋朝皇宮內的珍貴器物再被無端損毀的劉彥宗,又在調運物資的時候,挑了一些精品物件放入自己的營帳錙重裡。由於攻破汴梁城所繳獲掠奪的物資實在是太多,劉彥宗又是大營的主管,所以他做的這些事除了幾個心腹以外,沒有任何人察覺。

金天會五年,也就是宋靖康二年的四月,金兵分兩路從汴梁撤回。完顏宗翰押著宋欽宗趙恆等數千人走西路返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仙門最強敗家女 神豪的鹹魚人生 至尊蘇允柳媛 末日來臨:幾率暴擊 我在東京當住持 臥底百年,我竟成了魔教教主! 從紫月開始 在年代文裡養美人 大唐黑臉神 末日重生之辭爺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