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伏擊哨騎(1 / 2)

加入書籤

李老二早就準備好應對皇太極己巳之變的入寇計劃了,根據記憶,李老二在從老河通往大安口的山路上,事先布置好幾個觀測點,遵化一帶的地形也都經過勘測,繪製好了詳細的軍用地圖。

離開大安口之後,李老二令李宏先走一步,前往西溝一帶山中,登上預先設置好的觀察哨等待後金軍哨騎抵達。

大約一個時辰過去了,李宏回來稟報:「方才屬下在西溝觀察哨埋伏等待,發現十名建奴正白旗哨騎南下,似乎是直奔大安口而來。建奴哨騎雖是一人雙馬,但人也要歇息,方才屬下親眼看到他們在西溝以北三裡外就地歇息,應該半個時辰後至此地。」

李老二從懷裡取出一副精製的硬紙圈筒,打開筒蓋,從裡麵取出一張大幅地圖,仔細研究了一番,指著地圖上一處伏擊點道:「我們立即在這裡設伏,記住了,千萬不要輕舉妄動!等建奴哨騎靠近到二十步之內,以我為號令發起攻擊!」

設伏地點就在西溝以南五裡外的一處山穀中,李老二帶著弟兄們,把戰馬栓在山坡後麵,以免被後金哨騎發現,自己帶著二十名弟兄躲藏在草叢之中。

每五個人之中,便有一人脖子上掛著一口火種罐,這就是三眼銃和鳥銃的弊端之處,若是太早點燃了火繩,會暴露自己的目標。若是臨時以火鐮火石點火,又要耽擱了戰機,所以隻能先埋伏,等到後金哨騎近了,到了五十步之內,再以火種罐點燃火繩。

所謂的火種罐,就是一口陶製的罐子,留有氣孔,裡麵放入燃燒的木炭,罐口蓋上蓋子,罐內氧氣少,木炭隻能緩慢燃燒。使用的時候打開蓋子,以竹筒吹火,即可點燃火繩。

因為十名火器手埋伏的位置略高於大道路麵一丈左右,且有樹林遮擋,在以火種罐取火的時候,不容易被山下的後金軍哨騎發現。

盡管使用火器暴露的可能性極大,但李老二還是決定使用火器一舉擊殺後金軍哨騎,因為弓箭很容易被這些精銳的哨騎躲避開。

但考慮到一個攜帶火種罐的人人要點燃五個人的火繩,有可能時間來不及,而且三眼銃的命中率很差,李老二決定采取冷兵器和火器結合的辦法伏擊。

自己手中雖有二十餘精銳,可是對陣十名後金哨騎,李老二也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清軍哨騎雖然不是巴牙喇營的白甲兵,但也是阿禮哈哈營的精銳馬甲,這十名哨騎若是對陣上普通的明軍,十個個人打一百甚至兩百人都不成問題。

另有兩人埋伏在路邊,在路麵泥土下麵埋設一條絆馬索。李老二、李宏、韓大山和張煒等擅長冷兵器格鬥的戰士埋伏在路邊等候,隻等後金哨騎靠近,十一名戰士跳起來格殺,給後麵的十名火器手創造近距離射擊的機會。

所謂的阿禮哈哈營,就是相當於驍騎營,是精銳騎兵,而巴牙喇營,相當於後世的特種部隊。

大約半個時辰後,前方山路上出現了一隊一人雙馬的後金哨騎,雖然這裡已經接近了大明境內,可是這些後金軍哨騎卻肆無忌憚的橫行,他們根本就不擔心會遭到明軍埋伏,在後金軍眼裡,明軍隻敢憑借堅城固守,根本沒膽量出來和他們野戰。

估算了一下距離還剩下一百步左右,火器手鄔狗子打開火種罐,取出吹筒,對準火種罐輕輕吹了一口氣,原本暗紅色的木炭火光變成藍色,他抓起脖子上的火繩插入火種罐,點燃火繩。身邊的韓大山靠了過來,也點燃火繩。

木炭燃燒無煙,後金哨騎並未發現山頭上有異樣,仍然繼續策馬疾馳而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千秋不死人 差一步苟到最後 末日萬裡歸家路 我家小狗能造萬物 我刷的深淵很有問題 我成了無敵校長 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八冠位 將相無雙 海賊之基因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