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通州避難區(1 / 2)

加入書籤

通州城外,搭起了一座座窩棚,楊國柱和尤岱的明軍不時從周圍村子送來了一隊隊拖家帶口的村民們,來的通州的村民們被安置在窩棚內。

雖說要安置周邊村民,但孫承宗還是留了一份心,即便是先來的村民,孫承宗也不允許他們進入通州城內,以防村民內混入了後金奸細。

李老二站在城門口,看著外麵忙碌的明軍士卒,孫承宗親自帶著城內的衙役、皂隸,查看粥棚情況。

明軍士卒們點燃柴火,熊熊柴火上麵放著一口口熱氣騰騰的大鍋,鍋內熬煮著雜糧粥,是以小米、大米、高粱米,混入少量的米糠和麥麩所熬成的粥,粥的標準以立筷子不倒,這樣的粥可以讓前來通州的村民們吃飽肚子,不至於餓死。

「啟稟督師,今日末將又帶回了三千村民。」尤岱回來了,後麵帶回了數千名拖家帶口,提著瓶瓶罐罐的村民。

孫承宗根據李老二之計,對方圓百裡之內進行堅壁清野。但根本不需要明軍士卒督促,所有的村民在離開自己家之前,都很自覺的把家裡的糧食全部帶走了,連一粒米都不會留給後金軍。其實這些老百姓平日裡也是苦怕了,既然要逃難,家裡一點東西都舍不得丟下,最寶貴的糧食更是不可能留下一粒。

家裡的鐵鍋、鋤頭、鐵鏟之類的鐵器自然也是全部帶走,尤岱也不想那些鐵器落入後金手中,省得被他們打造成兵器。村民們的牛羊豬雞鴨之類的家畜家禽,也是全部帶走,肯定不會留給後金。

至於那些陶罐瓦罐,木頭家具之類的,尤岱就不讓他們帶了。

遷移村民的時候,很多明軍士卒看到村民們手裡死死攥著不值錢的破爛玩意兒,任憑他們如何吆喝都不肯鬆手。尤岱急了,讓人上去,把村民們手中那些破爛搶下來丟在地上,強行驅趕村民離開。

其實這幾日來,李老二自己也去遷移村民,他帶著一隊一百人的騎兵,這隊騎兵皆頭戴八瓣寬簷尖頂鐵盔,內穿紅色棉甲,外麵披著山文甲,完全就是明軍精銳的裝束。去了各處村子內,李老二等人大喊:「鄉親們,建奴要來了!孫督師為了救各位鄉親,邀請你們前往通州躲避!」

聽說建奴要來,大部分的村民都很自覺的離開,跟隨李老二他們去通州。也有少數舍不得離開家的村民,李老二就讓人強行把他們從家裡拖出去,並把他們的糧食也全部帶走,一粒米都不留給後金軍。

拉到通州城外的村民們,在李老二的指揮下,定點搭建窩棚和粥棚,並在特定的幾個地點修建茅廁。基本上是同一個村子來的村民,安置在同一塊地盤上,讓他們同村同族居住在一起。

隨著來的人越來越多,孫承宗下令讓通州知州衙門的人都出來幫忙,衙門的書吏出城清點人口,對精壯漢子和年輕力壯的農婦進行了安排,讓他們吃飽之後,開始動手施工,挖掘壕溝,修建羊馬牆。

「各位鄉親們,如果你們要保護自己的妻子兒女,要保護自己的父母,不讓他們被建奴所害,也為了你們自己,大夥們就加把勁,修好城外防禦工事!隻有你們把工事修好了,我們大明官兵才能保護好你們的安全!」李老二帶著一百餘名士卒,站在工地上,親自指揮壯漢和健婦們乾活。

「啟稟督師,通州城外,已經來了八萬餘百姓了。」一名忙碌的小吏擦了一把汗,對前來巡視的孫承宗稟報道。盡管是寒冬臘月,這小吏卻忙得滿頭大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千秋不死人 差一步苟到最後 末日萬裡歸家路 我家小狗能造萬物 我刷的深淵很有問題 我成了無敵校長 李逵的逆襲之路 第八冠位 將相無雙 海賊之基因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