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皮包和骨瓷(1 / 2)

加入書籤

先進來的是五個老皮匠,一進門就想下跪,卻被早有準備的段譽叫馬平和安順給攔住,要是紈絝們,如高智昌他們下跪,他會欣然接受,但這些老人家給他下跪,他確實難以承受。

皮匠們齊道:「太子如此隆恩,小民等無以為報,但有驅使,我等定當肝腦塗地,誓死效力!」

話說得相當順溜,這並不奇怪。

說起來,在匠戶中,皮匠向來有一定的地位,因為他們製作的產物,如馬鞍、盔甲、弓弦等,都和軍事密切相關,算是必不可少的技術工種。

這一點,其實就從那句俗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中,就可以窺見一斑,為什麼偏偏是皮匠,而不是木匠,也不是鐵匠?

「諸位言重了,請坐,」段譽笑著讓他們坐下。

「這次請各位來,還真有仰仗幾位的地方,」他拿出一摞紙來,「不知上麵的這些,諸位可能做出來?」

年紀最大的趙皮匠恭恭敬敬的接過來,一看之後,先是有些費解,接著好像有些失望,但很快又有些振奮,把那些圖紙分給其它四個同行,幾人低聲議論起來。

不多時,便全是感嘆,做了一輩子皮匠,卻沒想到皮子還能有這樣的用途。

看著他們頭挨在一起說個不休,連何維世他們都好奇起來,太子究竟給他們看了些什麼?

很快,張皮匠便道:「回太子,用牛羊皮革加工後,不難製成這些皮包,這些包攜帶方便,大方得體,實乃居家出行的必備佳品,太子巧思,草民等佩服不已,」

那些紙上,自然是董佳根據記憶畫的一些包,有時裝包、公文包、旅行包、月要包、背包……

趙皮匠乍一看有些不太明白那是什麼,再看內部的空間圖,馬上明白過來,因此也有些失望,因為他們猜想,太子親自召見,讓他們做的多半應該是軍械之類,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物件。

但他很快反應過來,這樣的物件,所需盛大,對皮質要求無需太高,做起來又不是很復雜,至少比做皮盔要簡單,若是製出來,無疑會是樁好生意,故又有些振奮。

段譽點頭,「如此甚好,」

他之所以一開始就安排這個,並不是真的為了討好董佳,而是出於現實的考慮。

作為一個畜牧大國,大理國中皮毛多,以他來說,就有好幾庫房的皮毛,這些皮毛除了做成盔甲及穿著外,所剩數量頗大,完全可以利用它們創造更多的價值出來。

其次,是因為這些後來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包,現在可能還沒出現,至少,絕對沒有普及開來,如他這個堂堂太子,目前都未曾見過一個哪怕是月要包之類的東西。

真說起來,好像就是到民國的時候,哪怕是布包,也還沒有普及開來,那時大多數人最常用的,還是包袱。

他記得清楚,應該是在一篇文章裡看到,就連魯迅先生那樣幾個月的收入,就可以在北平買套四合院的高收入者,上課時也是用包袱布包著講課要用的書——當然,不排除先生那是個性。

但至少直到我們最後的一個封建時代清朝,那些什麼八百裡快報之類的,也還都是用一塊布包著一個匣子,綁在驛卒背上。

就是那樣的專業人士,也沒人想著哪怕是用布縫一個包。

好像有些事就是這樣怪,從包袱到包,看起來非常簡單的一個過渡,卻愣是好長時間過渡不來。

總之他相信,這些包一經推出,絕對不愁銷路。

同時,這又屬於一個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剛好可以用來安置大量工人——這一點很重要。

「即如此,各位就用這些先練練手,日後,少不了還有其它事要麻煩各位,」段譽道。

何維世這時忍不住,對趙皮匠說,「老人家,可否讓我一觀?」

那幾個皮匠的表現,讓段譽對保密的擔憂,一下子減輕了不少,那位趙皮匠竟然有些猶豫,有些不太願意讓何維世看的樣子。

段譽這時也想到,我們的一些工匠,最擔心的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最擅長留一手或者是留幾手,可以說,本來就有很強的保密意識。

當然,趙皮匠也隻猶豫了一下而已,既然何維世坐在這裡,他大概猜得出何維世的地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華娛之巨星崛起 誓約協奏曲 獵贗 都市超級醫聖 極品修士 精靈之山巔之上 拚搏年代 江湖心路 永咒劍君 都市之就是這麼壕敗家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