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勸諫(1 / 2)

加入書籤

皇宮,禦書房,現在隻有黃昊在。

自從小朝堂正式成立後,每五天一朝,黃昊他們便每五天需要去相府一次,眼下諸事紛繁,為了讓大家能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公事,段正淳便吩咐他們如無大事,便無需早上拜見,若有事,每日下衙之後,再來宮中也無妨。

這也不是強製性的規定,但這些天來,黃昊他們,沒有一天沒有在下班後到宮中拜見,進宮真的是比以前還要勤快。

有時拿來請示的事,其實無關緊要,有時更是壓根沒什麼要緊的事,隻是單純的拜見。

段正淳雖然一再勸阻,但黃昊他們這樣的行為,也讓他心裡頗為熨貼。

高泰明設立小朝堂之後,若無事,百官便隻在每月的朔、望、晦(初一、十五、月末)的大朝會上,才會來宮參見,要說他心裡好受,那也是假的。

成年人的世界裡,不止有女人說不要不要,其實才是要的意思。

黃昊早上請見,段正淳原以為他是有什麼要緊事要商議,但在上茶以後,黃昊卻隻是回報了相府那邊今日處理了那些事,其它好像並沒什麼要說的樣子,便說道:「泰明那邊,其它不說,他的一些舉措,也是為國家朝廷考慮,卿等也需好生協助,」

高泰明這個人,一心為公,當然是說不上,但本事是真有,處理公事也頗有章法。

如最近著緊安排的事,就是防旱、防澇,組織各地修繕和興建道路、水壩等,倒也不是忙著為他高氏搶地搶人搶官。

據說日日辦公室理事近十個時辰,有些以天下為重的意思。

當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泰明的為政舉措表示認同,那也是段正淳出於國事為重的大度,以及向臣子等展示自己月匈懷的需要。

他比誰都清楚他和高泰明,或者說,皇室和高氏之間的分歧。

高泰明等都認為,皇室最好是抱著至尊的名義,什麼都不要管,所有的事,都讓相府,讓他帶著高家人去做,那麼所有的事,都會進行得更順利,結果也會更好。

高泰明這樣的想法,段正淳就是再有氣度,再有月匈懷,也不可能贊同。

皇宮就是皇宮,不是一座豪華的寺廟,既然是他入主皇宮,那當然不會四大皆空,不問外物。

何況,論起富國強民的本事,無論是高泰明,還是其它的高家人,又哪裡是真的出類拔萃?

「臣等牢記皇上的教誨,相國公交代下來的隻要是有利於國家民眾的決定,臣等都將戮力執行,」黃昊道。

段正淳都能如此忍辱負重,他們自然也能做到。

隻是,對一位君主來說,忍辱負重,怎麼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黃昊自然不會提及,隻說會按段正淳的吩咐來。

這話裡也向段正淳表明了態度,不是高泰明的全部吩咐,而是「有利於國家民眾的決定」,但如何來評判那是不是有利於國家民眾的決定?

段正淳點頭,他當然明白黃昊的意思,當然也不會告喻他,高泰明吩咐什麼,大家就要做什麼。

那就不是大度,那是愚蠢。

「我知道卿等理會得,」他道:「學士今天可有其它要事?」

黃昊又露出些欲言又止的神情來,段正淳便道:「黃卿,你我君臣相交多年,無論何事都無需忌諱,直言就好,」

黃昊得他鼓勵,起身行了一禮道:「皇上,臣請派重臣去協助太子,」

「協助?」段正淳看著黃昊。

他見黃昊如此鄭重,便知道黃昊口中的協助,當不是真的協助。

再說,在皇莊的段譽,目前並無要事需要重臣協助。

「卿家以為何人合適?」他問道。

黃昊依然躬身道:「太子六藝皆精之餘,對民政軍事的了解,也遠超百官,乃至於經辦之時的諸多關礙,也都熟稔於心,實乃天縱之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華娛之巨星崛起 誓約協奏曲 獵贗 都市超級醫聖 極品修士 精靈之山巔之上 拚搏年代 江湖心路 永咒劍君 都市之就是這麼壕敗家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