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醫的困境(1 / 2)

加入書籤

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鍾醫穿著一件風衣,自信地站在華夏醫學院的講台上。他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今天演講的主題。

「中醫的困局和發展方向。」

台下傳來了一片嘩然。

美國醫藥代表——美新醫藥集團的大人物們,全部就像是吃了耗子藥的老鼠,臉色一片漆黑。他們花了大價錢給鍾醫搭了這麼一個平台,請來了這麼多大人物和代表,鍾醫就給他們講中醫?難道不是再一次鼓吹西藥救人,西醫才能夠拯救世界,從而進一步在華夏推廣他們的西藥嗎?

鍾醫卻對美新集團代表的反應,毫無反應。

他作為八十年代自考出國的天才,哈佛醫學院第一名的畢業生,這一點底氣還是有的。

鍾醫指著這個標題,用他特有的低沉聲音說道:

「中醫如今的困局來自幾個方麵:

其一,中醫見效慢。這是中醫和西醫給人最大的不同。作為一個病人,得病之後最期待的事情莫過於疾病快速痊愈。這一點,中醫給人拖遝的感覺。

其二,中醫不方便。這種不方便來自於方方麵麵,熬藥的不方便,吃藥時候的苦……不像是西藥,一個小小的藥片就能解決問題。」

鍾醫頓了頓,下麵才是他最直刺中醫的痛楚。他的聲音更低了,給人一種如山嶽般的穩重,道:

「最後,我想說中醫最大的問題,是中醫缺乏一個標準。

中醫的醫生良莠不齊,中醫好的太好,差的又太差。去看醫生就跟撞大運一般。不像西醫,隻要有儀器檢測結果,醫生的經驗反倒起的作用很小,西醫外科除外。

中醫診斷講究望聞問切,卻也缺乏一個標準,不夠數值化,基本是主觀經驗。

中藥的熬藥也不夠標準,不像是西藥,利用化學公式,能標準化的製造藥物,而中藥不行,年份、產地、保存狀況、泡製狀況這些都影響著藥效。」

鍾醫的話一落下,全場皆是驚訝。

他、他這是赤裸裸的把中醫的遮羞布給扯了下來。

在場大人物們交頭接耳,不知道鍾醫接下來要說些什麼。

美新醫藥集團代表此刻的心情特別的復雜,一方麵,他們欣賞鍾醫將中醫這門古老的醫術說的不夠標準化,另一方麵,他們恐懼鍾醫接下來會說出什麼東西來。

於是,美新醫藥集團大人物們交換了眼神。

「打斷他。」美新醫藥集團代表吩咐道。

鍾醫在台上,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正準備繼續往下說。

下麵我將闡述我對中醫發展方向的展望……

「吱。吱。吱。」

鍾醫的話傳入話筒,卻沒有發出應該發出的聲音。

隨後,現場主持人緊急宣布,因為場地、安保各方麵問題,今天鍾醫的演講到此結束。

鍾醫的雙手不自然的握了握,眼神如劍的看向台下美新醫藥集團代表。

他在美國呆了七年,太明白美國人的這些無恥手段了。

不過,這也直接證明了一點。

美國人害怕他繼續說下去,美國人害怕他繼續乾下去。因為他隻要繼續乾下去,就會對美國的醫藥集團帶來巨大的傷害。

「走著瞧。」鍾醫在台上,遙遙的對著美新醫藥集團的大人物用唇語說道。

走下台,美新醫藥集團的代表急迫的想要跟鍾醫進行溝通。

他們不理解,為什麼哈佛醫學院畢業的鍾醫,會去鼓吹中醫?

他們急迫的想要跟鍾醫進行溝通,想要告訴鍾醫,要按照他們的路走,要按照西醫的標準去做。

可是。

鍾醫一下台,直奔出口,根本不給美新醫藥集團代表麵子。

你不給我麵子,不讓我把話說完,那麼我也不給你麵子。

鍾醫冷著一張臉,想道:美新醫藥集團是在國際上呼風喚雨,牛氣哄哄。不過,這裡是在華夏,他們那一套在這裡,行不通。

美新醫藥集團大人物在得知鍾醫拒絕溝通過後,冷笑一聲。心中已經把鍾醫列入針對名單。

——

——

鍾醫今年二十九歲,一頭利落的短發。

此刻他正騎著自行車,騎往衛生局上班。他白色的襯衣領口微微敞開,襯衫袖口不多也不少的正好卷在手臂正中間。一雙嚴肅的濃眉大眼,給他的乾淨中加入了一絲沉穩。

道路一旁,一個老太太坐在路邊地上,滿頭大汗,麵色泛紅,大聲的喘氣。

鍾醫騎著自行車正從她身邊路過。

路上的行人有不少看見了老太太的狀況,卻紛紛都裝作沒看見的離開了。一來怕惹上事,二來,此刻正是上班的高峰期,現在國有企業改革正在高峰,人人為了不下崗保住自己的飯碗拚盡全力,哪兒有時間去管別人的閒事啊。自己不管,自然有人管。

鍾醫停下了自行車。

管還是不管了?

他猶豫了幾秒鍾,看了看的表,上班時間不充裕。

可是老太太犯病的症狀不像是騙人。

作為一個人,鍾醫思考了幾秒鍾——這件事情他管還是不管。可是作為一個醫生,他不能不管。

於是,鍾醫把自行車停在一旁,上前問道:「奶奶,你怎麼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帶條錦鯉打籃球 夢魘之召喚師傳奇 木葉之殘火太刀 五靈大天尊 遮天 抗戰之猛將召喚 萬道劍尊 完美世界 女村長的貼身兵王 重生後大佬扒了我的小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