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不速之客(1 / 2)

加入書籤

「兵法有雲,帶甲十萬,日費千金。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杜修明緩緩道:「關外人少物缺,日用百貨,全賴與中原交易。其所產皮毛、鹿肉等,僅能填補外流銀錢而已。」

「關外蓄財養兵,全靠人參。人參販賣到中原,立即價值數百倍,甚至有千兩一根的。而他們販賣人參,有三種途徑。一是朝貢貿易,年年入貢,朝廷照例恩賜金銀器具。以往不準他們朝貢,還為此打過仗。」

杜修明細細剖析,李成緒騎著馬,麵色沉鬱,默默地聽著。

朝貢貿易在大明朝是個比較奇怪的事情,別的強盛一些的朝代,都是「你敢不朝貢,我就打你」,而大明朝的反過來了。那些藩屬國說了,「你不讓我朝貢,我就鬧事,我就打你。」

這還是因為大明打腫臉充胖子,為了維持上國麵子,以虧本換來藩屬的臣服。有時候藩屬真是臣服了,有時候隻是把大明當成凱子釣,一年上貢好幾次。為此,大明不得不規定每個藩屬的上貢次數。

在朝貢貿易中常常要以女真各部落分別向大明朝貢,每年都是定額定量,這一筆錢雖然冤枉,但花錢買平安,還好不多。

杜修明接著又道:「關外從來都是大明土地,朝貢自不能免他的。剩下的還有兩條路,一是那些貴族、富商,在過關時夾帶私活,販賣到民間。二是關內、關外的百姓,私自上山采參。」

「那些貴族走私,數量大、利潤高,而且全都為女真貴族所得,成了他們變大變強的軍費。倒是其三,那些百姓私自販參危害比較小。關外的百姓賺了錢,都遷回關內。關內的百姓賺了錢,也不會花在關外。」

「其二、其三都是私販,換句話說,貴族賺得多了,百姓就賺少了。百姓賺得多了,那關外的女真人就賺少了。百姓多賺,關外越貧,女真多賺,則關外越富。這就是杜某的想法,李總兵以為如何?」

「杜大人這又是一語點破了我等忽視的事情,就如同昨夜那香爐越盪越低的時一樣。關外苦寒,百姓多半是從關內掠奪出去的,世世代代為農奴,苦不堪言。若是能賣出一根人參,便足以回關內了。」

「故而拉攏其三,打壓其二,就是既可以賺錢又能禦敵的兩全之策。李總兵可在半壁關中,設一人參交易市場,隻買人參,不賣別的。入關之後若持有人參,應當全數登記。」

杜修明在馬上說著,李成緒聽了片刻,覺得記不住了,趕緊從懷中取出一顆削好了的木炭,一個簿子,開始記下來。

比如,一個關外的普通百姓,拿著兩顆人參入關。隻需要在關口登記一下,就可以免稅進入市場交易。到了市場之後,誰賣了,賣了多少錢,半壁關都不管,也不收稅。

到離開市場的時候,誰持有的人參超過兩顆,就要收一波稅了。當然,自然有人鑽空子,雇不少夥計帶人參出去,一次帶兩顆,用以避稅。故而杜修明還規定,這市場每人能進多少次。

半壁關裡的人不多,除去這些兵丁,剩下的百姓沒多少了。就是雇用這些兵丁去帶人參,那不也是半壁關賺了麼?

但有一條,這人參隻要是進了半壁關,那就不能再帶到關外去。你可以在這裡吃住,等待高價。也可以賣給半壁關。半壁關收參的價,比關外那些女真貴族收的價要高出兩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獵證法醫3重案組 完美轉世以後 好孕鮮妻,娶一送一 女子高中生不正常日常 這個世界的夢有大問題 野蠻人傳說 總裁爹地放肆寵 強勢鎖婚:顧少寵妻日常 落榜:我去夜市擺地攤 一品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