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釀酒技術(1 / 2)

加入書籤

說到唐朝,你就要說到酒,為什麼因為唐朝的酒文化實在是太高了,而且唐朝飲酒成風,更是以嗜酒知名。

白居易曾說過「佳餚與旨酒,信是腐腸膏。」單單是與飲酒有關的詩句,便高達七千多首。所以,酒文化也已經成為唐朝的一大文化特色。

唐朝的酒主要分為米酒和果酒兩種。米酒便是用穀物發酵而成,按照製酒工藝的不同,米酒又可分為濁酒和清酒。

在此要說明一點,這裡的清酒並不是指的如今倭島清酒,雖然如今的倭島清酒借鑒了中國黃酒的釀造之法,但和中國黃酒還是有區別的。

不可否認的是,倭島的釀酒技術,確實是從中國學習過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唐朝的濁酒與清酒之分,自漢朝時便已經出現,濁酒製造工藝簡單,釀造時間短。清酒製作工藝復雜,釀造時間長,故清酒比濁酒更醇厚。

濁酒混濁,常有米糟漂浮在上方,故常被唐朝詩人寫作「蟻」。杜甫在詩中所說「仙醴來浮蟻」便是指濁酒。濁酒常用白米釀造,故又被稱作白酒,李白在詩中所說「白酒盈吾杯」便是指濁酒。

清酒較濁酒珍貴,非尋常人家可飲,凡是記載唐朝清酒的,無一不贊美,李白也有詩誇贊說「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由此可見,清酒雖味美,卻價格昂貴。

除了清酒和濁酒,就剩下果酒了,唐朝的果酒以葡萄酒最為出眾,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愛飲酒,曾經還親自督造。包括唐朝的著名的宰相魏征,尤其擅長釀製葡萄酒,他曾親自寫詩稱贊他自己釀製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

酒文化盛行還有一個考證就是酒肆,據說貞觀之時,大唐的民營酒肆大多開在東西二市,酒肆包容性強,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貧寒子弟,都能有一席之地,酒肆中眾人以酒會友,氣氛和諧。

由此可見,酒肆已成為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唐朝酒風盛行,酒肆在這樣的風氣下蓬勃發展,雖沒有記載東西兩市酒肆的具體數量,但圓仁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有詳細記載:「東市失火,燒東市曹門以西十二行,四千餘家。」

一場火便燒了四千餘家酒肆,由此便可看出,當時唐朝東西兩市酒肆數量頗多。

不過還有一點就是,大唐的酒度數太低了,20度算是最高了,幾乎是沒什麼味道的,完全可以當飲料喝。

這就是李安的一個突破點,如果李安可以將現在大唐20度的酒變成40度,讓酒變得更醇,更烈,更香那樣的話,不用想,李安又會給張家村拿到一塊金元寶。

「蒸餾法蒸餾法!」

回到自己的房間,李安打開電腦開始在朱超的U盤中尋找蒸餾法,不一會,李安的嘴角就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因為李安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且不單單是蒸餾法,朱超這個家夥更是連蒸餾裝置都寫的十分的詳細,還有圖紙:

古代蒸酒冷凝器天鍋

古代蒸餾酒的裝置中,有底鍋和甑桶,但甑桶上部開有一小孔。

蒸餾冷卻的裝置叫天鍋。

天鍋的設計,在當時的條件和科技水平下,堪稱巧妙。

天鍋的結構為淺底,鍋底較尖。天鍋架在甑桶上方,鍋內裝冷卻水。巧妙的是還有一個酒液的引流裝置,以竹管連接酒盤,伸到甑桶裡麵,正對天鍋的鍋底尖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是真不想當大明星 超腦玩家 我從凡間來 辭爺每天都不想當個人 蠻荒仙界 史上最牛電腦 我若修仙法力齊天 我在昆侖學生物 少奶奶每天都在崩人設 田園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