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家四口整整齊齊(1 / 2)

加入書籤

「小二,你讀書多年,終於又爆發了一波啊。」

有客氏的叮囑,李保國又有著要求,需要李鴻儒早點回來乾活。

但李鴻儒依舊跑去觀星樓看了熱鬧,回來的挺晚。

按正常的操作,棍棒之下才能出聽話的孝子,李保國給李鴻儒準備了三根棍子。

但一根也沒用上。

此時他捧著那五十兩的紋銀,一臉的舒爽,隻覺熱天時吃了一個大西瓜。

對李家而言,這是一筆大資金,便是他手都有著哆嗦。

什麼內澇,什麼水災,什麼淋濕的布帛。

五十兩紋銀一來,什麼都填平了。

即便將這批『水貨』低價賣掉,李氏布店照樣運轉的很溜。

李保國頓時就想好了低價處理布帛。

隻要價格夠低,有的是人接手他這一批麻煩貨,也省了太多的麻煩。

繼《詠雞》之後,一篇《鎮觀星樓》出爐,解決了家庭最重要的經濟問題,李保國頓時怎麼瞧李鴻儒都順眼。

三根棍子被他折斷丟進了火爐。

李鴻儒看後也放心了下來。

這是五十兩官銀,有欽天監蓋章,來源合理合規,一切都很正當,也免了李鴻儒皮肉之苦。

「這是老天開了眼,咱家出了個會讀書的大文人」客氏喜道:「你看這小黑臉,看上去滿臉都是學問。」

「哪是老天開眼,明顯就是我昨天的棍棒管用。」

李保國興沖沖的道了一聲,又將那紋銀放進自己的小箱中,掛上了銅鎖。

「這詩涉及觀星樓文氣,你們莫要四處去吹牛,免得泄了文氣。」

一首《詠雞》讓李保國吹噓了三年,李鴻儒覺得《鎮觀星樓》又能吹三年。

若是往常也便罷了,涉及到高層之事,李鴻儒覺得不摻和比較好。

他叮囑了一句,頓時讓李保國神情怏怏起來。

憋在心口難說的感覺太難受了。

但做為長安人,他很清楚有些事沾染不得。

夫妻兩人低語了一番,最終決定將這事情爛在心裡。

李鴻儒題名都寫成了李太白,萬一對證起來也算是麻煩事。

「大哥,你今天挨父親的打了?」

將自己一些事擺平,李鴻儒才注意到兄長李旦身上隱約透出的一些淤青腫脹。

李旦常年練武,皮肉厚實。

李鴻儒覺得李保國這是下了狠手,若是他挨這種毒打,大概要在床上躺三天才能走路。

李鴻儒平常少有在白日見到李旦。

大抵是他早上賴著不乾活,李保國將李旦叫回來頂班。

「隻是練武時一些磕磕碰碰,這些事情難免。」

李旦臉色有些憨,他收縮了一下衣裳,將淤青紅腫處蓋得嚴實了一些,卻是否定了挨李保國揍。

「你莫要同他們說。」

他叮囑了一句,隨即便見李鴻儒囔囔了起來。

李保國忙於收拾晾曬的布帛,客氏亦是在不斷整理,這是沒注意到李旦身上的傷。

李鴻儒皺了皺眉頭。

練武傷到筋骨難免,這事他也沒轍。

文人切磋靠嘴皮,武人是靠拳腳。

李旦這是實力不濟,被人揍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我在昆侖學生物 少奶奶每天都在崩人設 田園神豪 武道戰神 十步神仙 我突破的太快了 藥植空間有點田 陳道友,請你離我遠一點行不行 我要向老婆復仇 我和二哈共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