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滅國之戰(1 / 2)

加入書籤

豪格灰溜溜地回到遼陽,皇太極急切地問:信王怎麼說?

豪格把經過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

皇太極特別想和談,但前提條件是必須守住現有的疆界。

將吃到肚子裡的肉吐出來,根本沒有可能。沒等皇太極這樣做,他的那些兄弟子侄就能將他碎屍萬段。

豪格說道:兒子進入山海關,看到的是一片荒涼,明國士兵衣衫破舊,身體瘦弱,一陣風都能刮倒。既然明國不肯講和,就打到他肯講和為止。

皇太極不是不想打,而是錢糧實在短缺,兵馬實在疲憊。

錦州督師衙門裡,朱由檢和熊廷弼也在商議。

熊廷弼道:目前看來,與建虜和談毫無可能,必須厲兵秣馬準備再戰!

建虜如果沒有經歷傷肝傷肺的慘敗,是不可能真正臣服的,就算臣服,也不能相信。不通過鐵血手段,單純和談是不可能讓建虜臣服的。

豪格的表現也讓朱由檢明白了,目前要與後金毫無和談的基礎,

他說道:建虜隻是受到一點小挫折,並未傷筋動骨,現在這種和談不過是在試探我們而已。"

成功保位錦州,朝廷上下一片歡騰,隻有熊廷弼頭腦很清醒,這隻是一場小規模的局部勝利,並未從根本上扭轉明朝在遼東的被動。

他由衷地說道:"殿下言之有理。"

朱由檢又問道:熊督師,現在是否可以對建虜發動一輪反攻?

熊廷弼:殿下準備怎麼做?

朱由檢:在南線,令登萊水師袁可立部全體出動,逼近金州、蓋州、復州。旅順守軍張盤、盧象昇利用紅夷大炮向向南關堡平推,摧毀建虜在南關堡的一切城防工事。

在東線,東江軍毛文龍部傾巢出動,再次突擊鎮江堡。

在西線,關寧軍袁崇煥部向廣寧、義州發動進攻。

同時約林丹汗、朝鮮共同對建虜作戰。

朱由檢這一部署,就是當年熊廷弼的三方戰略和毛文龍的海陸並進戰略的融合。

熊廷弼說道:時過境遷,單純依靠關寧軍、登萊水師、東江鎮是己無法對建虜進行三方合擊了。這三個方向的軍隊不過十一二萬人,不能形成對建虜的兵力優勢。要想對建虜形成全麵的壓倒性的優勢,必須動用至少七十萬軍隊!

在西線,從沿邊九鎮、湖廣、川貴挑選四十萬精銳,與關寧軍合兵一處,共五十萬人,東出錦州,平推廣寧、開原、鐵嶺、赫拉木圖、沈陽、遼陽。

在東線和南線,毛文龍部與袁可立部、浙江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共二十萬人,全體出動,登陸作戰,由南至北,由西向東平推。

滅建虜,不出動舉國之力,零敲碎打,添油戰術,早就不行了。

建虜己儼然一國,自古滅國之戰,最少要有五倍於敵方的兵力。古之善用兵者,也都是以多打少,以強攻弱。殿下看黃台極十萬大軍,在冰天雪地圍錦州四十餘天,軍紀嚴明,令行禁止,撤退時井然有序,悄然無聲。建虜這樣的軍隊有十五萬之多。要滅建虜,沒有七十萬到一百萬與建虜軍戰力上旗鼓相當的軍隊是不可能的。"

朱由檢啞口無言,但他相信,熊廷弼的說法是對的。

戰爭勝負的關鍵是海量暴兵,以多打少,泰山壓頂,而不是少量猛將,外加各種奇思妙想陰謀詭計。

老老實實加強兵力投入,認真訓練,充實基層,不弄虛作假,保證兵力充足,器械精良,情報充分且真實,才是取得戰爭勝利的不二法門。

紙上談兵,畫大餅,瞞上欺下,耍花活,人少兵少馬少炮少,缺錢缺糧缺裝備,還奢談什麼取勝!

朱由檢問道:"假如真調七十萬兵,多長時間可以滅建虜?"

熊廷弼用不容質疑的語氣說道:"半年!"

又意猶未盡地補充了一句,殿下,臣說的七十萬軍隊,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足員足餉,敢打敢拚的軍隊,不是現在那種冒員冒餉,缺槍少炮,麵黃飢瘦,一觸即潰的軍隊。

朱由檢:"需要多少錢?"

熊廷弼:"五千萬兩白銀!一千萬石糧食!三百門紅夷大炮!"

朱由檢駭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熊廷弼這真是獅子大開口!

五千萬兩白銀!

一千萬石糧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次世界遊戲1 亂校神光 你敢玩遊戲!? 匿名的信封 元宇錄 本想做鹹魚實力不允許 我有一抔江城雪 我在末日躺平了 木生荷 係統:不要找大學生當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