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準格爾求娶(1 / 2)

加入書籤

皇上已經數月沒有進後宮了,準格爾自先帝時期就不安分,先帝幾次禦駕親征也未能使準格爾臣服,如今新帝登基,又將曾經與準格爾浴血奮戰的兄弟處置,讓準格爾看到了希望又來騷擾大清邊境。

是日一眾妃嬪於坤寧宮請安,眾人正欲起身離開之際皇上麵色為難走進坤寧宮,眾妃嬪起身相迎,布爾和問道:「皇上剛下早朝是不是有什麼煩心事?」

皇上在眾妃嬪的簇擁下坐於上首:「朕有件事要跟皇後商量,正好你們都在不妨聽聽,今日早朝準格爾派人入朝求親,為他們的英格可汗求娶大清的公主做王妃,以安邊民之心。」

一眾貴人多是有女兒的聞及此言有些悲傷,大清的公主撫蒙是常事,可漠南漠北也是有差異的,就說那科爾沁,多少公主格格嫁了過去,這麼些年早已同京城無二,可漠北許多部落尚未臣服。

儀貴妃做為皇後之下第一人看著一眾觸景生情的貴人開口:「天朝公主下嫁和親也屬正常,隻要從宗室裡麵挑選適齡的女孩子封了和碩公主下嫁即可。」

皇上為難道:「為難的是,此次他們要娶的是嫡親公主,而非宗室女子。」

惠貴人憤憤不平道:「準格爾本屬大清,不過是個邊疆部族,大清肯下嫁公主,已是給他們極大的顏麵了,盡然還要予取予求,非要嫡親公主,實在是得寸進尺。」

布爾和無奈道:「滿蒙聯姻是舊俗,先帝爺九位公主其中七位嫁到了蒙古。」

皇上苦惱:「正是因為有先例朕才不好回絕。」

嫡親的諸位皇女之中溫宜最年長,恪貴人當即跪下帶著哭腔哀求道:「皇上,溫宜雖然是您親生的,可她年幼如何能和親。」

皇上看了一眼淚眼婆娑的恪貴人道:「如今朝中的情勢你們也是知道的,朕登基才幾年的時間,剛剛平定了西北,準格爾是一向厲害,先帝打了那麼多年也未能平定,此事若得不到妥善的解決怕是不會善罷甘休,而若在動兵,怕是一時錢糧不足。」

嫻常在淡淡的開口:「皇上所言甚是,一切以朝政為上,其她皆可舍棄,能換來一時安寧也算是她們這些公主的福氣了。」而後笑著說:「三位養公主也是改了玉碟的,也算是嫡親的公主,這二公主最年長又是皇後養女,實在是在尊貴不過了。」

布爾和嚴肅的說:「嫻常在,淑慎公主已經與孝惠章皇後的侄孫科爾沁輔國公喇什次子定親,端柔、和惠二人也許嫁科爾沁與喀爾喀,嫻常在是要皇上言而無信嗎?」

嫻常在尷尬道:「嬪妾不是那個意思,隻是看著皇上為此事憂心想分擔一些罷了,淑慎公主已經許嫁還有端淑公主呢,皇上為了大清連自己都付出了,皇後也要忍痛割愛才是。」

布爾和冷笑:「忍痛割愛,且不說端淑已經許嫁科爾沁達爾罕親王的世子,就算端淑沒有許嫁,我大清也沒淪落到要一個尚在繈褓的嬰孩來保全,若真如此我大清與昔年北宋有何區別?」北宋末年金軍南下,帝王被俘淪為階下囚,曾經金尊玉貴的皇室皇室女眷淪為金軍玩物明碼標價,曾經的金軍與如今的大清雖非同支但同為女真族,曾經的金軍覆滅北宋,如今……

皇上聽後麵色凝重:「嫻常在若是不會說話就別說話,大清尚未淪落到要一個尚在繈褓的公主來保全。」

布爾和緩和語氣:「嫡親是指血統最接近的親屬,皇上的女兒雖未有適齡者,但一眾侄女亦是嫡親。養在太後身邊的五格格是大阿哥允褆與格格烏雅氏所出,烏雅氏與太後同宗,這六格格即是皇上的侄女又是皇上的外甥女,與旁的宗室格格自是不同的。」

皇上點點頭:「壽康宮格格的生父被先帝削爵圈禁,生母又隻是一個格格,本是無封的,如今既要嫁去準格爾就封為和碩格格,賜號恭敬,望準格爾可以明白,和碩格格的嫁妝以和碩公主籌辦。」

嫻常在此刻著急了:「皇上,太後離不開五格格啊!」刀子沒紮到自己身上時自然感覺不到疼,嫻常在此刻也知道如果五格格真的嫁去了準格爾和親那太後是再也不會管她了,沒了皇後的尊位、沒了太後的庇護那她什麼也不是。

布爾和將嫻常在剛才的話原原本本還給了她:「皇上為了大清連自己都付出了,嫻常在也要忍痛割愛才是。」

皇上並不給嫻常在說話的機會:「安內必得攘外,為今之計和親是唯一的辦法。和碩恭敬格格十日後下嫁準格爾。」

布爾和福身:「臣妾一定盡力為恭敬格格打點一切,讓格格風風光光的出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HP:魔法的冠冕 扮豬吃老虎 鬥羅,萌獸在山海 寫中國人自己的戰錘40K 我的外交官先生 穿越:帶娃創業贏麻了 穿越愛情【雙耿】 我,從洪荒苟到西遊 無機殺手:Nova 惡魔較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