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計垂敗(1 / 2)

加入書籤

侯公眼光如刀盯視了麵前奄奄一息之人憤懣說道:「那就需要憨兒救活此人,問他才能知曉?」

「憑什麼他就能決定秦王質子的子嗣,而不是呂不韋一定乾坤呢?」侯公所言令人迷惑,趙端不解的脫口問道。

「哦?你竟曉得呂不韋其人?」突然侯公用一種驚奇的眼神打量自己,這讓趙端頗感壓力,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失言說出了超出常人的話語。

如今記載史冊的秦莊襄王也就是秦始皇之父,還不是公子,而是一介公孫,隻有等祖父秦昭襄王死了,其父親孝文王繼位秦國國君,他才會改氏稱為公子子異或公子子楚。至於呂不韋其人,要等到公子子異繼立秦王之後他才會顯達為天下所知。

其他地方市井,不見得傳聞呂不韋的事跡,然而在繁陽市井卻有呂不韋的一二軼事傳播。呂不韋並非鄭韓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衛人,其祖籍就在繁陽南三十裡的濮陽滑台。

這也是司馬遷所著《史記》稱呂不韋為陽翟大賈,劉向匯編《戰國策》以呂不韋為濮陽人,兩書分歧的由來。

趙端連忙遮掩自己的心虛:「小子也是在市井聽到一二有關呂不韋秦國公孫的一二軼聞,聽說呂不韋祖上出自齊國呂氏,祖父出自大梁呂氏小宗,呂不韋本人還是繁陽三公之一的呂酋的同宗兄弟!」

侯公輕輕頷首:「不錯,呂不韋此人在其中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初周最公子的謀劃的第一步就是讓司空馬扶立呂不韋成為洛陽大賈,而後再通過呂不韋結交上公孫子異,接著由呂不韋出麵,司空馬在後運籌,幫助公孫子異成為秦王太子安國君的適嗣嫡子,這隻是讓我周君王赧的骨血成為秦國國君的第一步……此事太過復雜,太公講的你能聽懂嗎?」

先物色秦王低微公孫,通過金錢結交,幫其成為嫡長公孫,再將嫡長公孫之子調換成周王的種。一旦擁有周人骨血的秦王太孫繼立國君,那就是說秦國名存實亡,國雖還是那國,可主人卻換了一撥人,假日時日,經過兩三代的繁衍,秦國宗室將會盡是周人子孫!如此一來,周人就可不費吹灰之力坐享秦人的天下!

周公子最還特麼的真是會想啊!可謂為周室血脈延續披肝瀝膽啊!可他為何不用他的子嗣或是其父西周君的子嗣完成此項大計呢?也許還是周君王赧正統周室血脈的身份具有號召力,否則司空馬侯公等周人子弟也不會熱烈響應。

周最設計的謀局實在復雜而且漫長,難怪需要聚合最傑出的周人以及大量的錢財,裡麵涉及的各種關係確實復雜。但這些,自然難不倒自己這個連殷商諸王世係都捋得條順的殷商文字研究員。不過,也不可表現的過於優異,出頭的椽子先爛,這和所謂長得帥死的快一個道理,低調才能長命。

「人太多,有點亂,得想一想!」趙端回答道,接著翻著白眼表示思索,而後搖頭一笑又表示蒙圈,隨後俯身專心為司空馬縫合傷口。

侯公突然無比消沉的自責道:「聽不懂也無妨,反正一切都成了過往雲煙。老朽也不知這項數百周氏子弟為之流血流汗,耗費了數千金貲財的謀劃因何就失敗何時失敗的,反正是失敗了!」

「不知失敗的緣由,不知何時失敗,太公如何知曉失敗了?」趙端也很疑惑抬頭問道。

「後來合縱成功,邯鄲之圍解,跟隨信陵公子進了邯鄲城,見到了秦國公孫子異留下來的那嗣子。老朽一眼就看出了那子嗣絕不是我周室的血脈!

孩子是我親手為其包裹上繈褓,而後將他送到了秦國質子府交給的司空馬!那孩子如同其父周鈞王赧一樣,額頭上有一片黑色胎記,胎記上麵有一個小肉瘤!如果說小肉瘤被脫離,可黑色胎記決計不會消褪。由此我斷定邯鄲被圍時城中那孩子已不是我周氏的骨血!

可笑啊!我等周氏赤子,離間秦國將相,縱橫捭闔,合縱天下諸侯,無非就是保住趙國邯鄲城中的我周室骨血,希望有朝一日,他繼立為秦君,就可不費吹灰之力復辟我周室社稷。然而我等披肝瀝膽舍生忘死,到頭來卻空忙一場,可笑啊!」

侯公放聲長嘯,心中無限惆悵可想而知。

「太公就未向司空馬求證?」趙端好奇的問道。

「如何不求證,早在邯鄲被圍時,我就派人前往鹹陽質問司空馬為何不將秦王公孫子嗣一同帶走回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陸爺就是饞我的人魚尾巴 大佬嬌妻她又柔又颯 天命太子妃 愛5之爸爸再丟我一次 超A小祖宗又在扒人馬甲了 錢多多的故事 我的微信連妖界 第一贅婿 彌賽亞的預言 第一豪門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