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其他國家的文化發展(1 / 2)

加入書籤

畢利國,也是二次全球戰爭中的受害國,畢利國周全的戰前準備挽回了戰場許多損失,並最終讓櫻校吞並畢利的企圖未能得逞。戰爭結束後,畢利依舊靠著工農業發展,在世界扮演著路人甲的角色。畢利人很渴望獲得像北灣那樣的知名度,畢利國民族單一,文化匱乏,國內流行的基本都是外來文化,而隔壁的北灣,首先仙麗族在古代就是由多個部落慢慢融合而來,文化底蘊深厚,本土的矮人也有自己的習俗,再加上1970年後,北灣通過移民政策,開始從外國接收移民,各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善人定居北灣,又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北灣的文化。

不過畢利國很快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文化。1973年,畢利國國家電視台影視頻道像往常一樣播放電視劇時,因為電視台突發故障,導致畫麵出現卡頓,當時播放的是警匪劇,畫麵中是一個殺人犯拿著鐵棍猛烈敲擊被害人的頭,卡頓剛好就卡在舉起鐵棍向下擊打這一整個動作上,並不停地重復,於是觀眾看到的就是一個人拿著棍子,以光速不停地朝人頭上砸,看起來十分具有喜感。這個畫麵很快被傳上網絡,於是,1973年,最早的鬼畜視頻出現了。

隨後,各種由網友拍攝、剪輯製作而成的鬼畜短片迅速在全網流行起來。不過真正讓鬼畜進入高潮還得等到2013年,21世紀10年代是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這四十年間,鬼畜的定義早已不是最初的那種卡頓,通過摳圖、剪輯等技術,鬼畜已經形成了擁有劇情、配音的短視頻,一些人甚至能製作出鬼畜電影,有的還在全國公映,並上傳到了星海電影網。

星海電影網是集齊世界各國電影的網絡平台,裡麵其實不止有電影,還有電視劇和動漫,畫質精美、劇情精彩、評分拉滿的精品影片,受條件限製質量較差的烏乾達畫風電影,請流量明星參演的粗製濫造的爛片,這裡都有。

畢利國最後還是靠著自己的鬼畜文化火出了圈,鬼畜文化發展為畢利國帶來了非常高經濟效益和文化自信。進入20年代後,鬼畜視頻開始趨向於升華。

畢利國還有一個特色的現象,人們不喜歡過於安靜,而是喜歡吵吵嚷嚷的氛圍,在公交地鐵、餐廳等我們認為應該保持安靜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肆意地喧嘩,可以說這是一個人人不怕社死的社會。

維瑜國,在之前一直是仙麗國的盟友,這個國家是依靠流量明星發展的產業,流量明星這種東西大家都熟悉,就是由娛樂公司養著的一群人不人鬼不鬼的疑似人類,靠著層層化妝而得來的顏值吸引著無數思想極端的魔怔群體,以此賺取利益。維瑜國的流量明星路線同樣是在二戰結束後興起,到21世紀,維瑜國1400萬人口中,從事娛樂行業的包括媒體、影視演員、歌手及幕後團隊等數量竟然高達900萬。維瑜國的影視劇那就跟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樣,按照相同的模具一個一個加工,千篇一律。唯一不同的就隻有演員。劇情更是爛的讓人腳趾摳地,在星海電影網中,影片會根據評分分入不同的等級區間,維瑜國的影視劇基本都待在垃圾區。

如此巨大的娛樂化造成的結果就是,首先軍隊裡充滿了各種娘炮,其次社會上男性存在普遍的娘化,以滿足社會的審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那些堅持鍛煉的強壯男性反而成了全社會排斥的對象,三是全社會一半以上的人在從事娛樂行業,導致國內生產業低下。此外,在飯圈的思潮下,現代社會的人居然還能被分成三六九等,流量明星們經常會視自己為上等人,視底層勞動者為奴隸,更要命的是這樣的思想還被傳播給了粉絲群體。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維瑜國社會公序良俗逐漸崩塌,最終在接下來爆發的三戰中,維瑜國很快被外敵攻陷,可神奇的是,在淪陷期間這些流量明星居然大力支持侵略者,還以為侵略者提供服務為榮,有明星帶頭,底下那群粉絲很快也跟著倒向侵略者。即便是戰爭勝利之後,依舊有不少人跪舔外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午夜驚悚怪談 漢朝 被悔婚後,我逆轉天道意誌 象牙船 王者大陸之群雄逐鹿 握住我的手,仰望星空 穿越之我綁定了超級農場遊戲係統 活著30年 不幸也是種幸運 玄學戀愛,鬼界大佬速速滾開